8月12日,记者从伊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伊犁州将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头等民生工程,通过精准摸排、分类施策、强化保障、优化服务、跟踪问效,推动就业帮扶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帮扶346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昭苏县昭苏镇墩买里社区居民肉孜买买提·图尔恩江患有听力障碍。今年2月,他到昭苏县人社局求职登记后,3月即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走上后勤保障岗位,每月固定领取岗位补贴并享受社保补贴,实现了就业。肉孜买买提的经历是伊犁州深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行动的生动缩影。
州人社局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依托基层就业平台和基层工作人员力量,通过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摸排失业原因、技能水平与就业意向,动态更新4252名援助对象信息,针对差异化需求,为帮扶对象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此外,州人社局分类滴灌、靶向发力破解就业难。对缺乏信心者,开展心理疏导与岗位推荐;对技能薄弱者,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培训—指导—贷款”全链条服务;对市场就业困难者,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州人社局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对符合条件进行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今年1至7月,累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413人次900万元,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8308人次261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14万元。
除了在线上依托人社官网和直播带岗推送岗位,州人社局还在线下发挥12家零工市场“即时快招”功能,并针对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举办专场招聘会。1至7月线上线下共开展493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6.68万个。同时,建立“回访+评估”机制,对已就业人员定期跟踪帮扶;挖掘创业就业典型强化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更精准的分类帮扶机制兜牢民生底线,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通过奋斗过上幸福生活。”州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马晓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