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进入秋冬交替时节,气温逐步下降。需重点关注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预防在前
2.保持室内通风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5.生活规律,加强锻炼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注意饮食卫生
3.保障饮水安全
4.环境清洁与消毒
5.减少公共场所接触

三、心脑血管疾病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低温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
2.均衡饮食,低盐低脂,适量运动
3.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遵医嘱服药,保持情绪稳定。

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特别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可以有效降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减轻中毒对健康的危害。
预防措施:
1.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或煤炉时,保存良好的通风状态,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
2.室内使用煤炭或木炭生火取暖或就餐时要定时通风换气,睡前检查炉内煤炭烧尽不能闷盖。
3.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同时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且通风良好处,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