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伊犁州全面开展党建引领普惠金融工作以来,伊犁各地坚持党委统筹、政银联动、干群共建,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服务、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浇灌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银行工作人员向村民介绍信贷产品。卡米拉摄
近日,记者在伊宁市达达木图镇布拉克村村委会金融服务角看到,伊犁农商银行达达木图支行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咨询贷款业务的村民提供服务。这两年,在达达木图镇党委的支持下,伊犁农商银行达达木图支行以布拉克村为试点,积极开展数据整合建档、入户核实补充、整村批量授信等工作。银行工作人员在村里一对一指导操作,为村民带来了便利。
布拉克村村民伊克买提·斯德克江在村里经营一家电动车专卖店。自开店以来,他合理利用伊犁农商银行“福农e贷”信贷产品补充流动资金。从2014年的第一笔贷款1万元,到今年新贷的30万元,伊克买提从最初20多平方米的小店铺发展成如今占地近300平方米的三层楼商行。
“以前办贷款都是线下办,比较麻烦,现在一部手机很快就完成了。普惠金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会利用好这个惠民政策,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伊克买提说。
伊克买提(图左)在电动车行忙碌。卡米拉摄
村民艾沙江·斯玛依如今是布拉克村的养殖大户。2019年,他在自家院子发展庭院养殖时仅有5只羊,在村干部的指导下,他通过几次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开了牛羊肉销售店。银行工作人员经常上门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让他感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我现在有26头牛、50多只羊、2匹马,上周贷款了20万元,准备再购进一批牛羊。”艾沙江说。
在普惠金融“活水”的润泽下,布拉克村不少村民扩大种养殖规模、升级生产设备、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村授信户数达823户,授信率达100%,用信金额达1527万元,各族村民乐享普惠金融带来的“红利”。
布拉克村第一书记、伊犁农商银行驻布拉克村工作队队长叶强说,自伊犁农商银行在布拉克村实行党建引领普惠金融以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各族农牧民发展经济热情、乡村振兴精细化治理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布拉克村持续依托党建引领普惠金融,逐步将授信范围从个人扩展到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群体,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这两年,中国农业银行巩留支行有效利用财政惠农政策,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力打通金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8月14日,中国农业银行巩留支行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阿尕尔森镇塔依吐罕村的伊犁鑫运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巩留县规模较大的玉米烘干企业,不仅在巩留县拥有大型烘干厂,还在伊犁其他县域投资建设了10家烘干厂房,总仓储容量达12万吨。目前,公司已有8家烘干厂全面开启玉米收购、晾晒、加工工作,依托先进的生产线和设备,年加工成品玉米量可达2.1万吨。
伊犁鑫运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蓉介绍,2021年前,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自2022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巩留支行针对粮食仓储行业推出了“新粮通”贷款,切实解决了企业日常运营中的资金缺口。同时,银行还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加快了贷款审批进度,确保企业不耽误秋粮收购。
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养殖户。卡米拉摄
当日,银行工作人员还来到塔依吐罕村绿佳园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牛舍内品种牛膘肥体壮,合作社负责人杨文涛仔细查看牛的健康状况,并与银行工作人员交流下一步贷款计划。
绿佳园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凭借优质品种和科学管理,合作社从最初的300头牛发展到如今的1240头牛。在扩大养殖规模过程中,采购牛犊、添置饲料和改造圈舍等投入让合作社资金一度紧张。得知银行在这方面有专门的信贷产品后,杨文涛于今年2月申请了300万元贷款,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巩留县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中国农业银行巩留支行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围绕粮食收购、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等环节推出惠农贷款、特色产业信用贷、线上融资贷等产品,并优化审批流程,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链条。
“截至目前,我们银行向涉农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达1.54亿元,普惠型贷款余额达2.15亿元,服务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595户,贷款余额达3.33亿元,进一步提升客户贷款效率。”中国农业银行巩留支行副行长金文卓说。
当前,普惠金融正以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伊犁乡村将进一步深化银村共建,不断优化符合基层实际的合作模式与路径,以金融“活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记者卡米拉永旭峰通讯员阿力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