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上午11点在州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了伊犁州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州党委宣传部对外联络推广处处长魏红霞主持会议。州政府副秘书长、伊宁市委副书记何立荣,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曹春山,州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努尔巴合提·艾旦,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世谦参加会议,介绍自治州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基本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州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自治州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州政府副秘书长、伊宁市委副书记何立荣,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曹春山,州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努尔巴合提·艾旦,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世谦。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新疆日报社、伊犁融媒体中心、伊犁新闻网、伊宁市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
首先请州政府副秘书长、伊宁市委副书记何立荣介绍自治州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基本情况。
何立荣: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州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州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特别是每年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为群众办成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让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加强民生保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民生改善步伐。今年2月,州党委、政府就对研提十件民生实事进行了安排部署,州政府办公厅组织州直相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认真研究论证,梳理出了一批政策性强、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项目。民生实事方案经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报州党委审定,已于3月底开始实施。
我们在筛选十件民生实事过程中,重点把握三方面原则:一是体现民生温度。在全面落实自治区民生实事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督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群众留言,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感受度高、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列入重点民生实事,让社会群体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二是坚持务求实效。着眼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不贪多、不求大,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能真正解民困、惠民生,切实回应群众关切。三是确保切实可行。坚持量力而为、尽力而行,统筹考虑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经过6轮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当年建成、当年受益。
总体来看,今年十件民生实事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保障基本、兜牢底线。聚焦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加大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的工作力度,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开展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行动,聚焦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活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大力救助帮扶困难残疾人,为1000名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服务,为5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为400户重残户、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家庭提供关爱帮扶,方便残疾人起居生活。继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4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为1000户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有意向的1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给予老年人更贴心的关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二是聚焦热点、回应关切。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综合考量财政承受能力、覆盖范围、区域均衡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百姓呼声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实现政府“所谋所干”与群众“所想所盼”同频共振。继续加大州直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联防联控,有序推进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推动州直全年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3%,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38.9微克/立方米以下,让伊犁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继续实施中小学生健康关爱行动,加快实施2276间教室照明改造,持续做好中小学在校生视力监测;增加学生室外体育活动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校园综合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继续实施科技文体惠民行动,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持续组织文化下基层,持续推进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4560场次,开展县市级及以上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16项26场以上,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力开展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和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必要的、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2300件,提供咨询不少于6000次,让困难群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把党和政府的法治温暖送到群众心里。
三是补齐短板、提升弱项。在提升政务服务、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用力,努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大力开展数字便民服务提升行动,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新服办”、“新企办”和“我的伊犁”APP实现500项高频事项“一网通办”;推动国家1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在平台受办,实现更多集成办理事项“一事联办”;推动64项服务事项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便利基层群众“就近办理”;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一线应答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好评率。大力实施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更新改造城市燃气、供热、供排水等地下管网560公里,解决长期以来群众关注的城市地下管道泄漏、运行不畅、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200台电桩安装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充电服务。
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已于4月1日在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公布,我们将强化跟踪调度,加强督促落实,努力把这些惠及群众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向全州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的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提问前请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一: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就业问题,请问今年人社部门围绕促进就业工作,在民生实事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主持人:
请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曹春山同志回答。
曹春山:
谢谢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今年人社部门将多措并举开展好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行动。一是接续做好就业暖心活动。启动就业困难群体建库行动,聚焦大龄、长期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活动,精准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打造零工驿站、就业服务驿站等“家门口”就业服务载体,全面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千方百计稳定困难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50人以上,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以上。二是抓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巩固深化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争议处理、行政指导,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狠抓源头治理,将政府、国企所有工程项目以及3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新疆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扎实开展欠薪春季净源、夏季制度全覆盖和冬季治理欠薪“三大行动”,常态化排查化解欠薪问题隐患,织密全时段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网。三是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围绕自治州“10+1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行动,持续实施“天山英才”“新疆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好“伊犁英才”“伊犁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助力自治州35万技能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实现新增高技能人才2800人以上,奖补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优秀产业技能人才1000名。
谢谢!
记者二:
2024年12月27日,教育部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12个试点省份要全面落实中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新疆名列其中)。请问伊犁州教育系统将如何突破传统模式,落实上述举措,确保学生真正“动起来”?
主持人:
请州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努尔巴合提·艾旦同志回答。
努尔巴合提·艾旦:
谢谢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
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抓手,我们将通过“三优化三强化”构建全新校园体育生态: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时保障。在原有“1-2年级每周4节、3-9年级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我州417所义务教育学校1-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天1节”的刚性要求,建立“基础体能+专项技能+兴趣拓展”三维课程结构,确保课程质量,严禁挤占挪用。二是优化课间生态,强化活动引导。延长课间休息时间至15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活动,学校充分开发走廊、校园“金边银角”等校内空间,建设“微操场”、“微球场”,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体育设施,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或趣味体育活动,引导教师带头参与,避免学生课间“被留在教室”。三是优化活动机制,强化资源整合。统筹安排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校园综合活动时间,将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课后服务有机衔接,确保时间、场地、师资三到位。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上升,近视率、肥胖率显著下降,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奔跑、跳跃、流汗的乐园。
谢谢!
记者三: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备受关注。请问2025年伊犁州教育系统在推进中小学生视力监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
请州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努尔巴合提·艾旦同志回答。
努尔巴合提·艾旦:
谢谢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伊犁州多措并举,力争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及以上。一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要求,2025年两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项目分别于2025年春秋学期组织实施,4月20日和10月20日前完成。采用智能化视力检测设备开展学生视力筛查,完成单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多项指标检测,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动态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数据同步反馈家长,对视力异常学生发放预警通知,建议就医复查。二是加强校园用眼环境改善,确保教室采光照明达标。2025年伊犁州共计划改造中小学教室2276间,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涉及伊宁市、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尼勒克县等6个县市。目前,涉及改造任务的县市已开展实施工作。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将近视防控宣传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推广正确书写姿势,并通过每天2次眼保健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作业时长等举措,从源头减少近视发生。
谢谢!
记者四: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请问2025年我州在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主持人:
请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世谦同志回答。
蒋世谦:
谢谢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截至目前,我州老龄化率已达到13.1%,养老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2025年,我们将从养老服务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忧的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先行、质量为本,推动养老服务向家庭延伸。一是及时下拨资金1606万元,在伊宁市、奎屯市、霍城县3个县市提升改造4个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二是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精准认定,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三是在霍尔果斯市、伊宁县、尼勒克县3个县实施1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我们已经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列出任务清单,定期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民生实事如期完成,推动养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愿望。
谢谢!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需要单独采访,会后可以继续沟通。再次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