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鸟瞰。卡米拉摄
住房一直以来是群众最大的民生期盼。从过去“有的住”到现在“住得好”,伊犁州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健全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改造到室内品质提升,为各族群众稳稳撑起“幸福安居伞”。
“您看,这是浴室,室内卫生间用的是智能马桶,设施挺全的。”近日,记者走进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居民哈斯木别克·波拉提江家,他热情地带领记者参观房子。
哈斯木别克一家于2014年搬到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起初安置房屋面积为100平方米。得益于社区合理规划、持续完善人居环境以及发展产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举措,这几年,他又新盖了50平方米的房子。屋内雅致温馨,屋外果蔬繁茂,哈斯木别克家成为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美丽庭院蝶变的典范。
“以前我们在煤矿那边住的是土房子,没有锅炉,洗澡也不方便。现在家里有锅炉,烧热水、洗漱方便多了。这几年又购买了一些智能家电,日子越过越舒坦了。”哈斯木别克感慨道。
为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不断完善全民共享、城乡融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些年,村庄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了20余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道路、绿化、上下水设施的全覆盖。
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干部乌鲁帕尔·角玛别克介绍,近几年该社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自来水和下水管网已经实现全覆盖。今年天然气管道主管道接通,已有50多户完成天然气管道安装。
行走在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各具风情的五彩墙画立体生动,色泽艳丽的步道崭新洁净。学校、卫生室、科普站、休闲广场、农贸市场等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还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机会,立足村位优势和民俗风情,鼓励引导居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让社区充满了生机和人气,社区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干净整洁的安居房。陈莹摄
从安居、宜居到乐居,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也逐渐成为新市民、外来人员等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的关键。近年来,伊犁州从解决城市部分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高质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近日,记者在位于伊宁市恒大绿洲以南、玉吉买勒克路以东的伊宁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一期)现场看到,项目已进入装修尾声。
伊宁市城市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公室信息所所长李非凡介绍,小区房子共有5种户型,可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所有房屋均已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后租户只需置办一些家具家电即可入住。
据悉,伊宁市自2021年启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一期1008套计划准备交工,二期1148套主体工程已完成80%,三期项目已完成选址。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伊宁市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解决新就业职工家庭安居需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等三大核心问题,伊犁州直各地住房保障工作从传统公租房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分类保障”的立体化供给体系转型升级,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记者 卡米拉 永旭峰 通讯员 赵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