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苏南京的援疆医生王雁,自2023年4月以第十一批江苏援疆干部人才的身份来伊犁,任伊犁州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及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两载春秋里,他聚焦临床诊疗精准发力,深耕学科建设夯实根基,推动科研提升突破创新,着力人才培养薪火相传,以全方位的投入与担当,交出了一份饱含使命与温度的“健康答卷”。
临床诊疗:让大病不出州,守护患者健康
王雁从事内科及消化内镜临床20余年,擅长内镜下操作,完成内镜操作手术7000余例。擅长消化道早癌ESD治疗,熟悉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
图为王雁(右)和张广林在探讨业务工作。
“以前做这样的食管黏膜剥离术,都是以小时计算,患者痛苦不说,并发症还多。现在王院长来了,20分钟就能精准完成,患者恢复得又快又好。”伊犁州友谊医院内镜中心医师张广林指着术后患者的检查报告,满脸敬佩地说。
王雁深知新疆地理条件特殊,伊犁州直8县3市的患者看病较为不便。为此,他设立了固定手术日,提前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做好预约,让他们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于当地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等病症,王雁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来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让许多原本需要转往乌鲁木齐甚至其他省(区)市的重症患者在本地就能得到救治。“像主动脉夹层这样的急症,根本来不及转院,必须在本地解决。我们来了之后,就重点发展这些专科,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王雁说。
学科建设与科研提升:巧用援疆杠杆,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雁多次与后方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单位联系,通过柔性援疆的方式,加强两家单位的交流,引入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带动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江雅丽对此深有感触:“在王雁来之前,医院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是空白,而现在,自治区级的科研项目、州级的科研项目纷纷落地,人才梯队也逐步完善。”
江雅丽做基础科研出身,王雁给她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在王雁的全程把关下,江雅丽从项目书的申报到最后的立项都很顺利,还主持了两项自治区级的科研项目,获得自治区级“天山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的称号。
在王雁的带领下,援疆专家一起指导立项20余个科研项目。更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在自治区课题方面实现了突破,去年拿了4个“天山英才”人才项目,SCI发表量在去年和今年两年内达12篇。通过设立联合课题,将本地的常见病样本与江苏高质量的研究团队相结合,共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基地,让伊犁的科研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王雁积极协助推动重点专科建设。2024年到2025年,伊犁州友谊医院先后建成了心血管、重症医学科和病理科三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现在此类疾病在该院可以获得堪比自治区的诊疗水平。”王雁自豪地说。重点专科的建成,不仅提升了本地的诊疗水平,也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延续援疆成果
“人才培养是医疗援疆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王雁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他通过新入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考核等方式,全面提升本地医疗人才的专业素养。
借助后方江苏省人民医院以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资源,王雁把优秀的师资带到伊犁,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开展“医教西行”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2024年,规培学员结业考核首考34人,通过31人,通过率达91.18%,与2023年相比通过率提升35.84%,提升幅度全疆第一,排名跃升全疆第六,非首考学员结业率全疆第一;执业医师首考42人,过国家(疆)线29人,通过率69%,较2023年提升39.32%。
图为王雁与医务人员交流业务工作。
王雁还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项目组、江苏省委老干部局银发专家等28人来伊开展义诊、教学,协调举办多项高峰论坛和学术论坛,组织伊犁州41名医护人才赴江苏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进修。他打造临床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协调江苏省人民医院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到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开展人才交流和科研帮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内高水平专家对全州医疗人员开展教学、指导和培训。2023年—2024年,在援疆专家的支持下,申报自治区项目10项全部获批,培训人数1457人;申报自治州项目31项获批29项,培训人数5811人,指令性项目1项完成1969人次。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技能中心2024年培训237次,培训人数达12292人次,考核103次,考核3437人次,涵盖临床技能、急救技能等多方面。
“王院长不光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好大哥。”张广林深有感触地说。在王雁的指导下,张广林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临床思维和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像张广林这样,在王雁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医生还有很多,他们将成为伊犁医疗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王雁还协调本地医疗单位管理人员前往后方单位跟岗学习,选派37名医生分3批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跟班学习管理理念和技术。王雁说,通过师带徒、结对帮扶、远程专家会诊等方式,一对一提高本地医生的技术水平,让他们能独立开展复杂疑难的三四级手术。现在,许多医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线上方式向王雁请教,这种联系让援疆的成果得以延续。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持续支持下,2025年4月,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伊犁医院挂牌,王雁兼任执行院长。他表示,作为医疗领队,他会继续为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自己的努力,让伊犁的医疗事业在援疆的春风中持续高质量发展。(记者汪涓闫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