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开展2025年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安排,现将伊犁州推荐对象公示如下:
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幼儿园
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
王宁 女 奎屯市第十中学
范娜 女 霍城县教育局
杰恩斯·哈山(哈萨克族) 巩留县第二中学
自治区优秀教师(10名)
李晓玲 女 伊宁市第三中学
刘姗娜 女 昭苏县第七中学
欧秀娟 女 奎屯市第三小学
张秋芳 女 伊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登红 女 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中心小学
翁别塔力·托尔达洪(哈萨克族) 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加伦霍勒小学
向红 女 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
李霞 女(锡伯族)伊宁市第十五小学
闫慧 女(回族) 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学
提拉克孜·牙生 女(维吾尔族) 察布查尔县第一小学
自治区特级教师(9名)
聂芳平 女 尼勒克县乌赞中学
朱素芳 女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红旗幼儿园
张秋菊 女 新源县教育局
蔡兰勤 女 伊宁县第二中学
李新芳 女 特克斯县第一中学
鲍豫鄂 女 奎屯市第一小学
田玉霞 女 霍城县瞻德中学
王新娟 女 新源县第二中学
刘雪萍 女 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
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可以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反映拟正式推荐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核实。如不存在影响推荐的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推荐。
联系电话:州教育局教师工作处0999-8290058
监督举报电话:0999-8290303(州教育局机关纪委)
0999-8290045(州纪委监委派驻州党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
通讯地址:伊宁市飞机场路51号伊犁州教育局机关纪委
邮政编码:835000
附件: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正式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
伊犁州教育局
2025年8月4日
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正式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
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幼儿园于2011年9月建园,自建园以来始终坚守“以幼为本,育人为先”的办园宗旨,在乡镇学前教育领域深耕细作,打造“七彩青春党建”品牌,积极开展“七色育人”系列活动,以扎实的保教质量、鲜明的教育特色和突出的示范作用,成为区域内学前教育的标杆,先后荣获州、县两级“平安校园”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该园累计接待乡镇幼儿园参观学习20余次,派出骨干教师开展送教活动22余场,帮助4所薄弱联盟村队园通过县级办园质量评估,有效带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宁,女,1980年4月17日生,中共党员,奎屯市第十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她用23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她既是冲锋在前的副校长,又是扎根班级的班主任,更是深耕讲台的英语教师,多重身份交织出闪耀的教育轨迹。她始终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创新构建“基础+拓展+特色”课后服务三级课程体系,主导构建“金字塔式”社团发展模式,学校陆海空模型社团成员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模型网络教育竞赛中多次获奖,从教以来,先后荣获自治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伊犁州“四好老师”、优秀班主任、奎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二十余项荣誉。
范娜,女,汉族,1982年11月2日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霍城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思政办主任。工作以来,她始终秉承“初心铸魂、爱心聚力、决心克难、匠心执教、恒心育人”教育理念,先后在学校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和党总支书记及教育局党委委员、思政办主任等岗位历练。她立足本职,以幼儿园为试点,通过“四轮竞聘、双向选择”的竞聘模式,全县60所幼儿园,1038名教职工参与“县管校聘”,955人通过校内或乡镇内竞聘上岗,83人通过跨校竞聘上岗,实现了县域内幼儿园教师基本均衡,先后荣获州级“三八红旗手”,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教育工匠”等荣誉称号。
杰恩斯·哈山,男,哈萨克族,1972年1月5日生,中共党员,现任巩留县第二中学校长、高级教师。他秉持“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的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潜心教科研,坚持记“教后日思录”,反思教学行为,多次为全县教师上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卖火柴的小女孩》观摩课获自治区专家认可,先后获得“自治区级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自治区优秀教师
李晓玲,女,汉族,1978年4月7日生,群众,伊宁市第三中学正高级教师。她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阶四面六结合”育人模式,“火箭班管理实践研究”获2022年自治区劳模创新奖。践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常温故”五步教学法,培养近20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指导学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项30余人次,5次获评“优秀辅导教师”。作为自治区第三批“天山英才”培养计划教育教学名师培养人和伊犁州高中数学教学能手工作室主持人,组织跨校教研活动数十余场,覆盖教师2000人次,助力教育均衡,获聘华东师大实习导师、伊犁师大继续教育讲师。
刘姗娜,女,汉族,1981年11月11日生,中共党员,昭苏县第七中学教研室副主任、高级教师。工作中,她始终践行“甘于付出,乐于奉献”教育初心,不断探索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知识和智慧尽心尽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州级教学设计、说课大赛、教学课件一等奖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自治区级优课等奖项。在她的带领下,学校教研工作以及信息科技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团结向上的教研和教师队伍。先后获得“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和州、县两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欧秀娟,女,汉族,1979年11月9日生,中共党员,奎屯市第三小学高级教师。她像一盏小小的萤火虫,将班级命名为“萤火虫教室”,根据学生年龄分层设计,开发童书阅读课程、季节课程、古诗文课程等三大特色课程,润泽学生童年。她长期从事教师培训指导工作,在南北疆多地受邀开展教师教学讲座和培训,在州域范围内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几十场,受众上万人。担任奎屯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来,多次开展高质量的全市教学研究示范引领活动,两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教研工作室,并进行经验推广。先后获得“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伊犁州教学能手”和州级“新疆特色四好老师”荣誉称号。
张秋芳,女,汉族,1982年8月16日生,中共党员,伊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她是伊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前身--伊宁市特殊教育中心机构中第一位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从最初的既是各学科教师更是生活起居老师的全天包班,到大量、枯燥的语训重复训练,再到个别化教育,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进入更高学府,她用23年坚守,为孩子们点亮语言康复的希望之光。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特殊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奖项,荣获自治州“新疆特色四好教师”荣誉和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张登红,女,汉族,1972年12月18日生,中共党员,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工作中她始终不忘初心,严谨细致,从教数十载,仍像初登讲台般,反复推敲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只为给学生最清晰、最生动的课堂。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将教室打造成乡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同事总是这样评价她“张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认真的老师,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多次荣获县级、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称号。
翁别塔力·托尔达洪,男,哈萨克族,1991年11月7日生,中共党员,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加伦霍勒小学一级教师。在足球教学中,他创新教学方法,将游戏化、情景化教学融入日常训练,把复杂的“运球接射门技术动作组合”拆解为趣味闯关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掌握技能,枯燥的训练瞬间变成充满挑战的欢乐战场。他既是体育教学的创新者,也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用心用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成为师生心中的民族团结榜样。多次获得州级、县级“优秀足球教练员”称号,先后获得县级“优秀教师”“民族团结个人”“骨干教师”称号。
向红,女,汉族,1977年11月25日生,群众,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她先后担任8年班主任、5年教研主任,身份在变,扎根一线的初心未改。她将抽象数学编织成思维乐章,是无数深夜钻研教材、打磨教案的孤灯长明。作为州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倡导并实践以“自主、合作、展示”为核心的课堂革新,带领成员开设公开课30余节,讲座8次,引领的高一年级“6+1”课改,成效显著,所带班级均分常年名列年级前茅,重点本科率超校均15个百分点以上。
李霞,女,锡伯族,1978年4月20日生,中共党员,伊宁市第十五小学年级组长、一级教师。二十九载春秋,她秉持“躬耕杏坛血灌桃李”的坚定信念,将三尺讲台视为人生主场,以执着坚守诠释教育者的赤诚初心。她用放大镜般的耐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在班级设立“特殊小管家”岗位,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心理健康,用微光点亮孩童的心理世界。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论文多次获奖并发表于核心刊物。
闫慧,女,回族,1983年9月4日生,中共党员,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3年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在思想引领、教学实践、教师培养、班级管理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作为县级道德与法治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致力于提升县域内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撰写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讲评课案例集》被多所学校采用,为伊宁县内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先后获得州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提拉克孜·牙生,女,维吾尔族,1981年5月15日生,中共党员,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小学一级教师。自2000年9月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始终践行着“做一个受学生尊重和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庄严承诺。25载春秋,她扎根教育一线,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教育的华章,成为察布查尔县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和伊犁州州级骨干教师。她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先进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实践。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撰写《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之我见》等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完成《新疆中小学地方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课题研究。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自治区特级教师
聂芳平,女,汉族,1982年2月18日生,中共党员,尼勒克县乌赞镇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从教二十四载,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农牧区学生的成长。十三载班主任生涯,五年德育耕耘,她始终以爱为犁,深耕于孩子的心田,笃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巧妙地将德育的种子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用行动诠释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谛,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入选自治区第三批‘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培养人选,先后获得第二届自治区中小学课程思政决赛三等奖,州、县两级“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朱素芳,女,汉族,1976年10月7日生,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伊犁州红旗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从教30年,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扎根学前教育一线,参与并组织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课题研究共计10余项,撰写主题方案及论文12篇荣获全国奖项、8篇荣获自治区级奖项、23篇荣获自治州级奖项。教育部“双名”工程培养对象、自治区第一批“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针对南疆和田、墨玉、库车、泽普等县市开展每月点对点线上线下帮扶送教,为区域内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贡献力量。先后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进个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张秋菊,女,汉族,1977年4月22日生,中共党员,新源县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先后主持参与近10个自治区、自治州课题,多项课题成果在全县推广,40余项教科研成果获奖,近10篇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受邀参与人教社教材配套资源开发。被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授予《提升自治区部分县市义务阶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优秀项目负责人,入选自治区基础教育初中数学学科研修工作室成员
蔡兰勤,女,汉族,1973年3月15日生,群众,伊宁县第二中学正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学生培养、教师引领等方面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多项荣誉。视课堂为生命线,坚信“思维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主持的县级名师工作室,成为区域地理教师的“成长加油站”和“创新孵化器”。近五年,她指导的8位青年教师在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其中3人迅速成长为县级骨干教师。
李新芳,女,汉族,1979年10月2日生,中共党员,特克斯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教学中,她秉持“思政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引路人”、“给学生心灵种上真善美的种子”的宗旨,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思政课;利用“三进两联一交友”和班会课,关注不同个体发展,和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给予帮助和指导;课前新闻播报、实践报告、调查分析、优点轰炸、室外游戏感悟、故事编写、自编作业等,以“有行动”的教学缔造“真教育”。入选自治区第三批“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培养人,先后获得自治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伊犁州直中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鲍豫鄂,女,汉族,1978年4月17日生,中共党员,奎屯市第一小学高级教师。作为市级“小学语文第一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通过“示范课+讲座+课题研究”模式,带领成员深耕教学改革,以“大单元整合”为研究主题,3次面向全市推出示范课与讲座。在教学研究中,她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理念,主持自治区课题《幼小衔接之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习惯和能力培养研究》,形成“情境创设+阶梯训练”教学策略,成果在区域幼小衔接教学中推广。
田玉霞,女,汉族,1977年3月10日生,中共党员,霍城县瞻德中学教研主任、正高级教师。作为教研主任、伊犁州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积极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灵活应用“121”教学模式,通过课改提升了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近五年教学成果区级、州级一、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先后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并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承担州级以上教科研工作评委4次,命制州级以上学科试卷2次。入选自治区第三批“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培养人。
王新娟,女,汉族,1980年5月12日生,群众,新源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她以画笔为犁,以讲台为田,勇于创新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并成功开设了《综合版画艺术》课程教学,系统教授木刻、综合版画等技法与理论,并牵头组建“新源二中版画工坊”社团,先后获得州级“教学能手”、县级“教学能手”“百佳校园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并发表教学论文4篇,教学优质课、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在自治区、伊犁州相关教学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刘雪萍,女,汉族,1970年7月14日生,群众,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正高级教师,新源县第三届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结合生活实际,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地理的魅力,鼓励学生绘制气候统计图,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她主动要求延期三年退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