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伊犁能源的智慧矿山指挥中心,满眼的大屏幕上,各项数据不停“跳动”,工作人员坐在操作台前,时而轻点鼠标远程操控,时而下达指令协调生产,该企业装备的“大指挥官”操作系统,智能采煤系统替代了传统人工,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而这也正是察布查尔县将煤炭保供的根基建立在智能化、绿色化产能之上的具体举措。
据了解,察布查尔县生产的煤炭主要作为动力用煤、化工用煤,现有在产煤矿2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察布查尔县正在围绕资源优势转化,积极布局发展煤化工等产业,现有在建煤制油项目1个。

图为智慧矿山指挥中心。杜磊摄
“十四五”期间,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供应保障基地,煤炭产能持续释放。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伊犁能源作为察布查尔县重要产煤基地,积极践行能源安全使命,走出一条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的“四型”矿井发展之路。
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伊犁能源总经理周广宇说:“我们这座矿井设计年产能1000万吨。2022年4月通过竣工验收,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成为新疆首座千万吨级井工煤矿,并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自治区绿色矿山等荣誉。同时,矿井构建‘3221’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水害‘物探、钻探、评价’、火灾‘注浆注氮’等先进技术,实现灾害可防可控,为稳产保供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块煤战略’,建成TDS智能干选系统,热值达4500大卡。与伊新煤业形成‘双煤源’协同保供,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伊犁能源累计投入5.65亿元建成的“277”智能化矿井就是有力的证明,该智能化矿井,采煤工作面生产班单班仅7人,人均工效达1.36万吨/年,居行业领先。建设有114套Wi-Fi基站、20项AI场景、9大系统29个子系统全面投用,5G+可视化远程控制实现支架跟机率、记忆截割率“双率”稳定在92%以上,通过自治区Ⅰ类中级智能化矿山验收。“十四五”期间,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伊犁能源累计产煤超4316万吨,税费11.6亿元,贡献显著。
周广宇说:“我们将围绕‘煤往哪里去’,推动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转化利用一体化跃升。积极推进与多家能源企业合作建设煤制气、煤电项目;强化二水平开拓工程,打造‘155’智能化示范矿井;争创国家级绿色矿山,深化地企共建和民族团结,为建设新时代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贡献‘伊能力量’。”
察布查尔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吴志伟表示:“随着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察布查尔县的煤炭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为此,我们将积极寻求加快完善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发展机制,从而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和支持煤炭企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精细化工等产业;加强煤化工产业的环保治理和监管,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察布查尔县将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高效、可持续的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体系,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杜磊刘东岳通讯员阿库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