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这位60岁的退休教育工作者,曾在伊宁市教育系统深耕35年,退休后继续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守护者”,用余热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晴空,成为伊犁河畔家喻户晓的“教育守望者”。
1985年,20岁的张丽君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踏上伊宁市的三尺讲台。初为人师,为了帮基础薄弱的学生赶上进度,她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单独辅导学生;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把学生的生日和家庭情况记在笔记本上,用细腻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孩子。“那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最好的都教给学生。”回忆起早年教学时光,张丽君的眼中满是温柔。
后来,她走上管理岗位,从伊宁市第八中学党支部书记到伊宁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她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推动教学改革、规范办学管理,牵头打造的“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成为伊宁市教育系统的特色品牌,她也多次获评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
2020年10月,张丽君退休的消息传开,不少同事和学生都前来送别,有人悄悄塞给她的纸条上写着:“张老师,您可别彻底闲下来呀!”没想到,这份期待很快有了回应。同年11月,她应邀担任伊宁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只要能为孩子做事,我就有劲头。”她二话不说接下这份“无薪岗”,第二天就带着笔记本走进学校调研。
刚到关工委,张丽君就发现不少青少年对家乡历史了解不深。2021年春天,她牵头组建“红领巾小小讲解员”队伍,从60名报名学生中筛选出首批队员。为了让讲解不枯燥,她带着孩子们一次次走进王蒙书屋、林则徐纪念馆,手把手教他们揣摩历史人物心境,用小故事解读大历史。如今,伊宁市各小学的孩子们都以成为“小小讲解员”为荣,累计已有300多名孩子通过这个平台,讲述着伊宁故事、新疆故事。
2023年,58岁的张丽君悄悄报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课程。白天忙调研,晚上对着电脑听课、记笔记,两个月下来,笔记本写满了3本。学成后,她立刻联合伊犁州心理健康协会,走进伊宁市多所高中开展考前心理减压团辅。在伊宁市原第三中学的操场上,她带着高三学生做“情绪释放”小游戏,用自己的教育经历鼓励大家:“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你们要相信自己。”截至目前,她已为2000多名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10名有心理困扰的青少年走出阴霾。
如今,60岁的张丽君依然脚步不停。作为自治区特约督学,她每月至少走访3所学校,从课堂教学到校园安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作为老干部专家顾问团副团长,她围绕“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建设”等课题,提出25条建设性建议,不少被纳入当地教育政策。2024年11月,她代表伊宁市关工委在自治区工作会议上发言,台下阵阵掌声,是对这位“银发教育者”最好的认可。
“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张丽君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到两鬓染霜的关工志愿者,她用一生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如同伊犁河畔的白杨树,默默守护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也见证着伊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讯员杨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