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克斯县公安局喀拉达拉派出所琼库什台警务室,最醒目的便是两侧墙上挂满的锦旗。一面绣着“为民解忧敬业正直”的锦旗,是沙里江送给民警迪力夏提·奥克的。
“锦旗是我刚到这儿不久收到的,沙里江大叔非要送,拦都拦不住。”迪力夏提用指尖轻轻拂过这面锦旗的边缘,眼里泛起暖意。
2014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一个零下37℃的寒夜,沙里江大叔冲进警务室,声音颤抖着说:“迪力夏提,我的羊......50只羊丢了!”老人红着眼圈,几乎要哭出声来——那是他家全年的收入。迪力夏提没多想,穿上警服喊上同事:“走,我们赶紧去追!”
当时,风雪像无数把小刀刮在骑在马背上的他们,连马都冻得打颤。一段悬崖路窄得只有两尺宽,悬崖下是深不见底的沟谷,风卷着雪沫子让人睁不开眼。迪力夏提回忆:“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羊追回来。”他们在风雪里追了20多公里,守到后半夜,手脚冻得几乎失去知觉,却连羊的影子都没见到。回到警务室后,迪力夏提就发起了高烧。沙里江大叔揣着鸡蛋来看他,红着眼劝道:“孩子,羊咱不要了,你可不能有事。”
迪力夏提怎么能放得下呢?那可是牧民的命根子啊。烧还没退,他又带着同事进山寻找。天快亮时,迪力夏提终于找到了沙里江家的羊。当50只羊一只不少地赶回沙里江家时,老人非要做一面锦旗,说啥都要挂在警务室最显眼的地方。
迪力夏提指着满墙的锦旗笑着说:“守护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警察的使命。”
在迪力夏提宿舍的床底下,整齐码放着五十多双被磨破的鞋子。“这是7年时间里穿坏的,放在这儿就是提醒自己,当初为啥来这儿。”迪力夏提说,刚到琼库什台警务室时,这里没电没网,喝口水得走一公里去挑,冬天的炉火常被风雪扑灭。
当时有人说他:“一个县城里来的小伙子,在这山沟里待不久。”
“说实话,难的时候也闪过离开的念头。”迪力夏提坦诚道,“但我是党员、是警察,还是牧民的孩子。我不能走——这儿总得有人守着,总得有人为乡亲们做点事。”
如今的琼库什台,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电通了,网连了,游客的笑声取代了深山的寂静,牧民的毡房变成了热闹的民宿。迪力夏提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他骑着马给牧民送证件,现在开着警车帮游客找丢失的相机;以前他调解牛羊纠纷,现在面对的是旅游合同争议。
2024年冬天,3名游客徒步时被困雪山,迪力夏提带着同事踩着齐腰深的雪走了4个小时,最终把冻得发抖的游客背了出来。有一次,一位摄影爱好者的无人机挂在了十几米高的松树上,迪力夏提爬了近百米的陡坡才取下来。“游客来咱这儿看风景,咱得让他们玩踏实。”迪力夏提说。
看着村里越来越旺的人气,迪力夏提打心眼儿里高兴:“以前我们守护的是牧民的生计,现在守护的是大家的希望。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再忙都值。”
谈及“守护”二字,迪力夏提的目光落在了窗外的雪山草原上。“守护不是挂在嘴边的话,是让牧民安心放牧,让孩子平安上学,让游客放心看风景,让这片土地留住自己的根。”作为一名警察,一名共产党员,迪力夏提说自己的使命很简单:“守着这里,守着大家。”
满墙的锦旗,是岁月的见证,也是初心的映照。在迪力夏提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新疆70年变迁的缩影——正是无数像迪力夏提这样的平凡守护者,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热血温暖边疆,才让边陲的热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通讯员迪毛·加尼别克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