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采样区是实际作业幅宽乘以一米,然后按照给你们发的伊犁州直玉米机收损失率计算使用表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9月9日,由自治区农机推广总站、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自治区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阿帕尔村玉米种植示范区开展。
图为自治区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场景。
培训会现场,3辆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收割机正在展示,农机专家根据不同机型讲解收割减损情况,来自伊犁州直各县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及有关站所人员和农机手、种植户代表围拢观摩,不少人拿着手机拍摄记录。
孙扎齐牛录镇玉米种植大户、新农人罗豪杰观看了现场示范推广后感慨地说:“春耕时,我们按照伊犁州农业农村局专家建议,使用的是40+70的玉米密植技术,如今到了收割的季节感觉产量不错。今天参加了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按照试验结果一亩地能减损2.2公斤,减损就等于增收,对于我们7000亩地来说,收益非常明显,我们很乐意使用新机械。”
图为自治区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场景。
技术创新离不开机械化支撑。近几年,伊犁州农机推广人员通过狠抓农机作业质量和机收减损,大力引进智能化、精准化农机具,使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实现全链条机械化升级。
“我现在有两台收割机,一台是传统的50等行距割台,一台是改装的50+60行距割台,我们通过比对,50+60行距的割台损失率小,我相信这也很快会成为我们农机手的主力机械。”孙扎齐牛录镇农机手马志龙说。
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玉米密植栽培技术因其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得到大面积推广。然而,传统的收获机械已难以完全适应高密度种植模式下的收获要求,存在损失率偏高、作业效率受限等问题,成为了制约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的瓶颈。通过改装玉米割台,大力推广“高效低损”的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实现玉米密植栽培增产潜力向实际丰收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
图为自治区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现场培训会场景。
而此次培训会,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广新型收获机械与配套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籽粒遗漏、破碎和穗部损失,同时提升单位时间内作业面积与适应性,确保既能“丰产”也能“丰收”。
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谢民生介绍:“今年,伊犁州将40+70宽窄行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推广作为玉米单产提升的核心抓手,这也对农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实现高效低损的目标,目前全州已改装玉米割台33台,让好农艺配上好农机,真正把密植优势转化成为增产实效。”
据悉,伊犁州直各县市将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农民技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新技术信息,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其进一步掌握玉米密植高效低损机械化技术的核心要领和操作技巧。同时,充分发挥示范田的引领作用,通过展示新技术带来的增产增收效果,激发广大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机械化技术,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促进玉米产业的持续发展。(记者韩莎莎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