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伊宁县全面推行基层减负各项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为基层松绑赋能,促干部担当作为,基层减负成效不断彰显,为伊宁县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力量。
一年来,伊宁县麻扎乡阿热买里村各类文件、会议、检查考核、报表等事项减少了,村干部们走村入户的时间增加了70%以上。从“点评赞”、过度留痕中“松绑”后,村“两委”干部将精力转向谋发展、跑市场、学技术、解民忧。
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研判,该村立足实际,精准聚焦,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闲置院落等资源,积极探索发展庭院苗木产业,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小庭院”撬动“大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与村民致富双赢格局。
为发展壮大苗木种植业,阿热买里村成立了50人的专业苗木技术服务队,构建“理论培训+田间指导+跟踪服务”三位一体技术帮扶模式,如今大多数村干部都成了技术员,每天奔波在农户的田间地头和苗圃基地,钻研技术、传授技术,确保农户能掌握苗木种植技能。
村民苏拉提·玛合木提江一家有4口人,房前有4亩庭院空地。几年前,这些空地都种玉米,收入不高。自从村干部帮他发展起苗圃种植后,他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盖起了新房,今年又花8万多元装修房子,还买了一辆轿车。近期,他家庭院种植的2.8亩黄金蟠桃7-7苗木及其他各类果树苗木即将出售,预计收入可达55万元。
阿热买里村党支部书记尼亚孜买买提·赛都拉木说:“基层减负实施后,村干部有了大量时间服务群众。我们加大了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苗木种植技术,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村苗木面积约1000亩,已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减负举措落地生效,改变的不止是乡村,在城市社区,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各类减负政策同样带来了新气象。
8月15日,吉里于孜镇居民李君来到伊宁县车管所办理车辆手续。李军说:“从车辆停在外检通道到办结完所有业务,只用了半小时。现在高效便捷的服务,方便了群众,这让我们很满意。”
伊宁县车管所综合业务负责人任晓玉说:“基层减负以来,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提升业务技能,能更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通过落实‘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窗通办’,12类高频业务集成到‘综合窗口’,一次取号、一窗办结。新车上牌平均等待时间从2小时大幅压缩至30分钟,数据共享直接精简材料40%,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一项项减负举措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也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提升伊宁县营商环境,该县推行执法检查进企业“综合查一次”制度,整合执法力量,以组团式执法检查模式减轻企业负担。
伊宁县司法局党组成员韩东说:“推行‘综合查一次’,不仅为被检查的企业减轻迎检的负担,也减轻了行政执法单位的负担,提升优化了伊宁县的法治营商环境。”
据了解,今年以来,伊宁县本级发文、开会数量分别同比下降48.10%、20.51%,纠正不合理发文开会20余次;持续纠治“指尖上的负担”,全面清理要求强制下载安装、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投票关注、转发点赞等行为,清理各类工作群组1300余个;发布推行《伊宁县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严禁、八倡导”》《伊宁县教育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六项措施》《伊宁县发布卫健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七不得”》等制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九要九严禁”、政务服务“十要十严禁”和《伊宁县涉企“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应用场景》等;每周持续到乡镇、村(社)、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暗访和指导,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将一些违反基层减负规范的问题线索消除在萌芽状态。
伊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德贤说:“伊宁县坚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线索,组织纪检、组织、卫生、教育等部门开展联合核查,发现一起纠治一起。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基层减负工作精力投入,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好问题核查整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讯员常胜吴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