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街社区打造的“伊犁人的奶茶会”,不仅搭建起各族居民聚会的平台,而且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议事厅。
六星街社区供图
坐落在伊宁市解放路街道的六星街,以其六角形街巷得名,是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展览、特色餐厅、工艺加工于一体的景点。在这6个扇形区域紧密拼接的街区内,各种颜色的庭院错落有致,各族群众和谐共居、互嵌发展。近年来,该社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街区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阵地”,先后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024年9月,六星街社区党支部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南苑卤香是舌尖上的故事啊……”2024年9月6日,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一曲《苹果香》把观众的思绪拉到伊宁市的著名景点六星街。
六星街是由黎光街、工人街、赛里木街3条街道交错至中心广场向外辐射出6条主干道,把街区分成6个扇形小区域,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六边形街区。街道两侧风格各异的庭院,组成一个多民族聚居互嵌、融合互助、和谐发展的街区。六星街社区虽然常住人口仅有3600多人,但却涵盖了汉、哈萨克、回、维吾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多个民族,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
六星街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方法,建立了“支部+中心+网格+党员(联户)+居民”五级联动体系,打造了“居住安心、环境舒心、邻里热心、书香入心、歌舞欢心、致富顺心”的“六心”品牌社区。
走在六星街,游客时常会被一阵悠扬的手风琴声吸引。在俄罗斯族巴扬艺术非遗保护基地“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陈列着800多架不同款式的手风琴,六星街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正在馆内演奏。
“我们队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职业,因为喜欢手风琴走到一起,大家感情非常好。”乐队成员海扎托拉·艾尼瓦尔介绍说,他们乐队与南京市联合创作打造的广播剧《琴声悠远》获得众多好评。如今,六星街的手风琴声走出伊犁州,在全国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近年来,六星街社区党支部组织13支文艺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参加乡村春晚、周末大舞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演出。此外,社区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活动280余次,依托伊犁作家创作基地、阅读分享点、文化大院,在商户、居民、游客中广泛开展“六星”读书会、经典诵读、红歌传唱等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夏日傍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六星街畅游,各族群众翩翩起舞,交织出一幅和合之美的幸福画卷。百年手工冰淇淋“古兰丹姆”商店前,总是排着长队;开业3年的“玛格丽特”民宿生意火爆,“民宿员工就像一家人,所以生意才能越做越好。”民宿主理人张芯语说。
近5年来,六星街社区聚焦民宿、餐饮、文创“三大板块”,培育扶持兼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时代潮流的各类经营新业态428家;创设“鲜花小镇”“音乐小镇”等文创集市,使六星街社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六星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0多万人次,各族游客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体验中拉近距离。优越的营商环境、各民族亲如一家的良好氛围,吸引了78名“游客”变身“创客”,在六星街安家创业。
六星街社区按照“夯实基础、完善配套、打造精品、融合发展”的思路,对街区建筑风貌、生态环境、经营业态实施全方位提升。“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让历史在当代延续传承。”六星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迪达尔·库钠依说,六星街经过保护性改造,仍保留着多民族共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
在六星街社区扶持带动下,辖区居民自主创业达243户,人均年增收4.3万元,逐步实现“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梦想。“小时候的六星街是泥巴街,现在就像花园一样漂亮。游客络绎不绝,民居各具特色。”从小生活在六星街的居民阿布都热艾力感叹道。
“伊犁人的奶茶会”、联户长说事点、困难诉求收集点、就业安置联络点……一个个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站点,构建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每当居民和游客遇上什么事,来到这些社区站点,就能享受“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相敬、一声问候相送”的精心服务。
“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常开长盛,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才会越讲越精彩。”迪达尔·库钠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