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实地测评验收,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北首个“国际卫生陆港”。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副署长赵增连向霍尔果斯授牌。刘玉龙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深入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海关、霍尔果斯市卫健委等地,实地检验公路口岸检疫防疫设施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在乌鲁木齐召开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创建“国际卫生陆港”反馈会暨授牌仪式。
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技术官员萨拉·巴拉甘·蒙特斯通报了实地测评情况,宣布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成功创建“国际卫生陆港”,并代表世卫组织与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签署了实地测评报告。
“国际卫生港”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通航口岸安全及卫生控制能力的权威认证,旨在提升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效预防、抵御和控制疾病的国际传播。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自2023年1月恢复旅客通关以来,持续强化卫生检疫、优化通关流程,成效显著。此次成功创建“国际卫生陆港”,将大幅提升口岸应对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营造更加安全的通关环境,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成功创建“国际卫生陆港”,标志着中国西北公路口岸已具备全球一流的公共卫生风险防控能力。目前,全国已有11个水运口岸、15个航空口岸、4个陆路口岸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
世界卫生组织技术官员肖恺、颂帕迪·帕维莱,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副署长赵增连,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朱立凡,国家疾控局、乌鲁木齐海关、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疆边检总站和伊犁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反馈会。(通讯员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