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伊犁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11月2日,记者走进新疆瑞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感受到一股蓬勃的创新活力。研发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专注于菌种筛选与工艺优化,构建着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生物合成研发体系。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一期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产品包括核苷、核苷酸,以及饲用、食用、药用优质氨基酸和新型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项目于2023年6月投产,目前通过技术优化实现产能跨越式增长:腺苷年产能由2500吨提升至4500吨,鸟苷年产能由1200吨提升至1600吨。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忙碌。
科技创新已成为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新疆瑞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覆盖“菌种研究—工艺优化—产业化应用”的完整研发链条。该公司研发科科长尹明月介绍,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公司已在核苷类医药中间体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开发多种核苷类衍生物,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项。截至目前,通过高通量菌种筛选技术,成功获得腺苷产苷50-55g/L、鸟苷产苷70-75g/L的高产菌株,突破了绿色生物合成关键技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实现了降本提质与新产品开发的双重目标。
霍尔果斯积极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1月3日,在新疆中科清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8.8米长的碳纤维复合石油抽油杆引人注目。这种“新材料之王”密度不足钢的1/4,拉伸强度却是普通钢的7—9倍,兼具耐腐蚀、耐高温特性,在国内外市场广受青睐。
新疆中科清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马明宇介绍,该产品力学性能优、轻质省耗、耐腐耐用。公司目前有5条全自动生产线,日产2300米,近期已有50台液压抽油机发往哈萨克斯坦。此外,公司联合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多款产品,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科技创新亦在新兴产业发力。新疆聚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2条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满产运行,产品应用于基站储能等领域。总经理胡超表示,公司正研发更安全稳定的钠离子电池。
依托区位与政策优势,霍尔果斯从碳纤维抽油杆扬帆出海到储能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迭代创新,已形成科创产业高地。未来其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谱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回望2024年,伊犁州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估超5亿元,创历史新高。州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7家,实现了“五年超六番”的增长目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亿元,累计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3项,全州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82件,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占比超过1/3,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居全疆第一梯队。
“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支持伊犁发展的实际行动,以科技创新塑造伊犁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催化新质生产力。四是聚焦未来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伊犁州科技局工业科技与高新技术处处长张彩格说。(记者黄焱张亮通讯员董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