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伊宁县墩麻扎镇阿热买里村卫生室中医阁内艾香袅袅。村民马杰正在接受村医泥努盘尔·奴拉合买提的拔罐治疗。“以前做理疗得去县城,现在方便多了。”他的话语道出众多基层群众的心声。
这间中医阁是伊犁州推动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伊犁州将中医药振兴发展纳入健康伊犁建设大局,持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以伊犁州中医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医院为枢纽、基层中医馆为网底、村(社区)中医阁为延伸的四级服务体系。目前,全州已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1家,12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224个,让中医药真正成为基层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
![]()

图为护士正在为村民扎针。孟霞摄
在阿热买里村卫生室,前来就诊、理疗的村民络绎不绝。村医泥努盘尔·奴拉合买提掌握中西医技能,开展推拿、足浴、针灸、拔罐等4类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月均诊疗超500人次。
“中医治未病,尤其适合老年人群体等。”泥努盘尔·奴拉合买提表示,中医药适宜技术已纳入医保,拔罐一次9元至14元,村民负担得起,也愿意接受治疗。
伊宁县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铁文山说,县医共体总医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和基层群众需要,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作为基层服务重点,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一体化管理,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覆盖,为群众提供特色医疗服务。
![]()

图为医生正在为村民拔火罐。孟霞摄
走进伊宁市维吾尔医医院(伊宁市中医医院),记者了解到,该院小针刀、脐灸、火龙罐等特色疗法备受患者欢迎。院长张勇强表示,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医院更加明确了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目前该医院既强化中医特色科室打造,又推动中西医和维吾尔医结合,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如火龙罐、脊源针刀在治疗疼痛、妇科、脾胃病等方面,能减少药物依赖,降低副作用。针对肥胖患者,采用“穴位埋线+中药调理+饮食指导”,效果显著,中医优势更明显。
为提升服务水平,医院积极引进人才,成立名医工作室,开展中医“师带徒”人才队伍培养,现已开展中医(维吾尔医)非药物疗法85项。去年门诊量9万余人次,今年预计可达15万人次。
![]()

图为护士正在准备中医理疗药材。孟霞摄
以往,基层群众难以享受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伊犁州推动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强龙头、固枢纽、稳网底、通末梢”系统推进:州中医医院强化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县级中医医院成为技术枢纽,乡镇社区建设中医馆提升服务能力,村级中医阁配齐设备提供基本中医药服务。
“我们不仅要‘有馆’,更要‘有人、有技术、有疗效’。”伊犁州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代永政表示,目前全州中医药服务网络已全域覆盖,群众在15分钟交通服务圈内即可获得基本中医药服务。这是“十四五”以来州卫生健康委谋划部署取得的可喜成绩。
为让优质服务“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伊犁州打出组合拳:实施“名医下沉”计划,推动州、县名中医定期下乡坐诊带教;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夯实基层中医药队伍。目前,州直每千人口拥有0.63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建成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52个。
同时,将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项目纳入医保并提高报销比例,引导群众首选中医药。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州县中医药远程平台,实现基层医生与州级专家视频会诊。此外,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健康讲座、养生操教学等形式,让中医药理念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记者孟霞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