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伊犁河谷外贸热潮涌动。一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数字赋能为驱动、以多元市场为目标的对外开放新实践正在精彩上演。
制度创新释放开放活力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设立,为伊犁州对外开放注入了强劲动力。霍尔果斯片区立足“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坚持系统性改革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霍尔果斯口岸设施的“硬联通”和监管流程的“软联动”,为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加简化、协调、透明、可预见的环境。
霍尔果斯市商务局副局长朱宏剑表示:“我们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外贸综合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外贸新动能。”目前,霍尔果斯片区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数字赋能跨境贸易
在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内,新疆涂多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着跨境物流数据。这家于2023年9月落户的企业,深度融合当地区位优势与总公司资源禀赋,构建起适应中亚市场需求的跨境服务体系。
“依托‘双循环’通道,客户的产品从厦门、青岛、江苏等地的工厂发货到霍尔果斯口岸后,只需要10天就能抵达中亚市场。”新疆涂多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肖平介绍,截至9月30日,企业贸易额同比增长32.86%。目前,企业正进一步推动化工品、汽车装备等工业产品的跨境流通,助力中国企业“组团出海”。
数字化变革同样在传统外贸企业中深入推进。霍尔果斯中广至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阿合特列克·乌木提艾力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建设智能化仓储中心,配备自动化分拣系统,稳步提升日均订单处理能力。截至9月中旬,我们已完成贸易额23亿美元,发车6987辆次,数字化转型让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将货物运往中亚国家。”
民营企业展现蓬勃生机
伊犁各地的生产车间和口岸仓库,处处展现出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
在新疆志成兴管业有限公司志成兴管业厂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在加紧完成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订单。志成兴管业厂厂长权勇飞表示:“为了按时保质完成国外订单,我们生产部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这家集塑料异型材、塑料管道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为一体的化学建材企业,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
新疆志成兴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兴介绍,企业不仅实现了PVC-M管材集成钢骨架一体成型密封圈生产工艺的研发突破,同时在PVC-M配方体系上取得了“超分散包覆改性”改良技术。今年公司新增了高分子防火桥架产品,主要销往哈萨克斯坦。截至目前,高分子桥架和型材产品已出口180余吨。
多元市场格局加速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伊犁州外贸多元化发展正稳步推进。据伊宁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伊犁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1.1%,占同期伊犁州进出口总值的80.6%;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52.3%,占19.6%;对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14.7%、114.1%,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显现。
这种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在商品结构上。从传统的化工产品、建材,到新兴的跨境电商包裹,伊犁州外贸商品种类不断丰富,附加值持续提升。在霍尔果斯口岸,每天都有满载各类商品的货车通过,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附加值产品,也有本地的特色商品。
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伊犁州积极发挥沿边开放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格局。从传统的一般贸易到新兴的跨境电商,从单一的边境贸易到多元的市场布局,伊犁州外贸发展正在实现质的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伊犁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创新的思维谋划发展,以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合作。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任家莉通讯员冯海森马玲燕吴扎拉·叶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