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伊犁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伊犁州直各县市已根据天气变化陆续启动点火供暖,2025-2026年度供暖保障工作正式进入实战阶段。按照计划,10月15日前,伊犁州直所有居民小区室内温度将达到正常供热标准,以超长保障期守护各族群众温暖过冬。
作为伊宁市核心供暖力量,伊宁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于10月8日点火烘炉。在该公司第四热源厂,炉膛内跃动的“火龙”拉开供暖序幕。
图为10月9日,伊宁市城市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华电伊宁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了解供暖工作情况。李亚锋摄
“点火烘炉是暖炉的关键步骤,主要为排出锅炉潮气、逐步升温,避免设备因温差受损。”该公司热源厂厂长王华山解释,10月15日大部分家庭可感受到暖流。
在伊宁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中控室,工作人员紧盯电子屏上各换热站实时参数,动态调节,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据该公司运维部部长马磊介绍,今年供暖较往年提前4天启动锅炉房升温,目前通过平台数据显示,各供热设备运行平稳。
图为10月9日,伊宁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第四热源厂工作人员在关注锅炉内烘炉情况。李亚锋摄
华电伊宁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山东路以北、重庆路以西、巴彦岱镇中心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伊宁火车站片区等378万平方米的供热。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旭东表示,10月9日,公司已启动一网热循环;10月10日,公司逐步开展二次网换热站启动工作,将全力保障覆盖区域按时达标供暖。
今年,伊宁市供暖面积达4400万平方米,较去年新增200万平方米。
伊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李腾飞介绍,为夯实保障基础,9月起便启动管网注水,提前完成点火烘炉,并建立多部门联动专属工作群,实时监测气温变化,极端天气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法定165天供暖期(10月20日-次年4月5日)基础上,伊宁市将保障期延长至172天,全方位提升供暖服务质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伊犁州直供热总面积达8160万平方米。伊犁州直各县市聚焦“温暖工程”,大力推进供热“冬病夏治”行动,实施供热项目34个,总投资6.7亿元,已完成投资5.2亿元。新建及改造供热管网203.8公里,新建换热站34座、改造升级204座,全面补齐供热设施短板,显著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自9月25日起,伊犁州直各县市已随天气变化梯次点火供暖。”伊犁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处干部盛若毓说,从热源厂的熊熊炉火到管网内的汩汩暖流,伊犁州正以扎实举措将民生温度传递至千家万户,确保各族群众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迎接寒冬。(记者李亚锋陈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