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靠水吃水”,今日“以水兴产”。伊犁州近年来立足水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业向精深加工与文旅融合转型,推动“水产经济”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延伸,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富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尼勒克县喀拉苏乡的冷水三文鱼养殖基地,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正将捕捞的鲜活冷水鱼送入全自动精深加工线。这条生产线不仅产出冰鲜鱼、刺身、烟熏制品,更将鱼皮提炼为胶原蛋白,鱼骨加工成钙片,实现“一鱼尽用”。该公司副总经理姚丁香介绍,经过10余年发展,企业已形成从育苗、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产品畅销国内外,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与此同时,虾蟹养殖也在伊犁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在伊宁市伊水社区的螃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杜亮亮今年投放的中华绒毛蟹长势喜人,肉质饱满,深受消费者青睐。伊犁悦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则通过“稻虾共作”“拱棚控温”等模式,成功引进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天山红小龙虾等品种,推动本土水产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图为杜亮亮正在收螃蟹。孟霞摄
“这是我们本地产的大虾,肉质鲜嫩!”消费者高有庆对本地水产赞不绝口。伊犁悦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管小平表示,未来计划打造集种养、文旅、研学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特色养殖。
图为管小平为顾客卖鱼虾。
孟霞摄从传统渔业到精深加工,再到休闲观光、生态垂钓等乡村旅游业态,伊犁州以“水”为纽带,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的延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增强了产业韧性与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一条鱼“游”出亿元产业,一片水“养”出富民新路。伊犁州正以不断延伸的水产产业链为引擎,书写新时代“靠水吃水”的崭新篇章。(记者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