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伊犁日报》B6版
伊犁文体:双翼齐飞华章奏响
伊犁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志华
夜幕降临,伊宁市萨依布依街道花城里社区的体育馆内灯火通明。羽毛球划破空气的清脆声响、篮球撞击地板的砰砰声、网球拍击打球的铿锵之音,与运动人群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夜晚交响乐。
“这几年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今年体育馆建成后,让喜欢运动的我们又多了个好去处。”经常来这里锻炼的社区居民胡平感慨道,“40年前,看场露天电影都能兴奋好几天,如今想看啥看啥,歌舞演出、各种赛事接连不断。”
伊犁马拉松比赛。刘春星摄
“过去参加一场文化活动像过年,现在天天有精彩。”从露天电影到IMAX,从广播体操到马拉松,从“有啥看啥”到“看啥有啥”,文化供给从单一到多元,伊犁正以文化体育的双翼,托举起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设施升级文体服务从“有”到“好”
伊犁州成立71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党委、政府坚持文化硬件与软件统筹建设,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2021年7月,伊犁州被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命名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志着伊犁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走向新的层次。
新年音乐会。卡米拉摄
如今,伊犁州已建成州县有馆、乡镇(街道)有站、村(社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州直现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50个。
“家门口看演出”“公园里常健身”已成为伊犁各族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街头巷尾、广场社区,健身器材随处可见,文化服务时时发生,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让各族群众享有公共文化生活更加便捷。
文旅剧《苹果香·我在伊犁等你》在伊宁市六星街景区开机,狼戈(左二)出席开机仪式。刘春星摄
仅2022年以来,伊犁就争取国家项目资金7680万元,支持特克斯县博物馆、尼勒克县图书馆等建设项目,投入340万元资金用于州图书馆、文化馆外部环境提升改造。
活动纷呈全民参与从“零星”到“常态”
这个夏天,伊犁大地文体活动精彩不断:2025年石榴籽杯新疆群众“三大球”联赛、国际拳击邀请赛、WKG&M-1综合格斗赛、歌手大赛、全民阅读挑战活动……从热烈激情的国家级赛事到雅俗共赏的文艺演出,数不清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各族群众身心充盈。
足球赛事。资料图
仅今年,伊犁州就投入5425.4万元推进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伊宁县公共足球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射箭运动学校、新源县全民体育健身中心等项目加紧推进。同时争取补贴399万元,保障州直12个公共体育馆低收费或免费有序开放,有效提高了场馆设施使用率。
在伊犁州文化馆,舞蹈老师马依拉·居马塔尼每周一、三晚上教授民族舞蹈,各族群众在这里学习交流,其乐融融。文化馆创新服务方式,将服务向夜间延伸,实现错时、延时、节假日开放,夜校课程不断丰富更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学习、健身。
范铁山展示刚刚拓印好的版画《六星街》。王志华摄
“妆”点戏韵戏曲妆造体验、汉服压襟绳结编织、“泥”好时光彩陶手作、形体美学及民族舞体验、“美哉伊犁·美美与共”百人共跳新疆舞、百人旗袍秀文化活动、“声动伊犁·韵传经典”朗诵艺术培训、群众村晚、广场舞普及……说起文化馆开展的活动,州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唐志春如数家珍。近年来,伊犁州文化馆整合单位和社会力量,多门类、多层次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开展了太极健身、豫剧、手工黏土、麦西来甫、剪纸、绘画等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每年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200场次,线下服务10万人次,线上服务250余万人次。
精品涌现文艺创作从“高原”到“高峰”
今年8月的每周五晚上,由伊犁州歌舞剧院全新改编的大型情景歌舞秀《万千气象见伊犁》在伊犁大剧院驻场演出。演出以经典传说“天鹅仙子与牧羊少年”为主线,巧妙融合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俗情景等艺术形式,为八方游客和当地群众展开一幅跨越时空、绚丽多彩的伊犁人文长卷。
舞剧《朱自清》。资料图
从《盛世和音》新年音乐会到伊犁州第十届民间艺术春晚,从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到原创歌舞剧《天山问渠》、荷花奖舞剧《朱自清》,从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到一场又一场送文艺下基层演出,伊犁州歌舞剧院紧紧围绕深入实施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民族团结的文艺精品。
歌舞剧《天山问渠》。刘成刚摄
近年来,伊犁州高度重视文艺精品打造,设置了“伊犁文艺奖”,相继推出音乐话剧《充满爱的大地》和《春风》、民族情景剧《伊犁河》、音乐剧《黑眼睛》、歌舞剧《解忧公主》、民族管弦音乐会《伊犁河·世纪新声》、歌舞诗《四季·伊犁》等一批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伊犁文化元素的艺术精品。
歌舞剧《解忧公主》。资料图
这些作品在各类文艺会演中屡获殊荣:音乐话剧《充满爱的大地》荣获自治区“天山文艺奖”,歌舞剧《解忧公主》荣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夏布特组合”荣获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称号。
伊犁州文联“三下乡”文艺演出。王志华摄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兴文化”,伊犁州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培育志愿者队伍1830支、文化志愿者25764人,常态化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基本形成了“一村一文化特色、一村一文艺队伍”的文化队伍网络。
伊宁市“群众村晚”秀出美好生活。王志华摄
“十四五”期间,伊犁州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57个,完成项目投资182亿元。文化的细流滋润着这片土地,体育的激情点燃了这片土地。
从体育馆的欢声笑语到文化馆的翩翩起舞,从乡村足球赛的激情澎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匠心独运,伊犁正执文体之笔,泼墨一幅欣欣向荣的时代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