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伊犁州学子表现优异,共获得1金1银12铜的佳绩,其中金牌是本届赛事自治区代表队获得的唯一金牌,实现了伊犁州继2024年后再创佳绩的新突破。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勘察与地理测绘赛道”金奖团队合影。受访者提供
在2024年、2025年两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伊犁州职业院校共斩获奖项29项。这不仅是奖牌数量的突破,更是伊犁州职业教育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逆袭。这一重要转变的背后是一套系统而深入的改革体系——“十四五”以来,伊犁州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打出“综合育人+产教融合+实技实战”组合拳,全面重塑职业教育的发展格局。
伊犁州努力构建“专项训练+综合培育”双轨教学模式。大赛现场,来自伊犁的选手在企业1:1复刻车间中严格规范操作,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处理复杂地理信息,在康复护理项目中既展现静脉穿刺的硬技能,又通过角色扮演锤炼医患沟通的软实力。“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动手、有温度、懂协作的职业人才。”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温浩兴说。
近年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狠抓内涵建设。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新疆赛区选拔赛中,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一举夺得2项金奖和1项铜奖,创造了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三擎联动三城协同三向护绿:服务新疆的知农爱农新型植保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转型孵化赋能:培养新疆畜牧业高技能本土化人才的创新与实践》2项教学成果获得2025年度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备赛团队紧张训练。受访者提供
机制创新是伊犁州职业教育崛起的关键。伊犁州不仅制定并落实《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责任清单》,还颁布实施了全疆首部职业教育地方性法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为产教融合提供法治保障。
资源投入不遗余力。“十四五”期间,伊犁州累计争取质量提升项目资金超2.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及智慧校园建设;投入10.3亿元将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为区域职业教育高地,投入1.47亿元建设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自2023年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以来,伊犁州新增校舍13.59万平方米,补充图书百万余册,培训教师2.1万人次,专任教师新增98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伊犁州精准设置专业与赛项,农业类对接小麦、玉米绿色种植,智能装备赛与工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纺织服装、机电安装则致力培养“即插即用”型技术能手。
目前,伊犁州已建成实训基地811个,依托伊犁州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会吸纳近百家企业会员,与江苏省26所院校合作,建成2个自治区级产教联合体,参与55个国家级、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师生年均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超过1000人次,安排顶岗实习6000余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衔接。
实操车间演练。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此次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所有参赛项目均源自现实产业问题:落叶松育苗成活率低、玉米倒伏减产、设备故障诊断、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生带问题来、拿方案走,不断在破解实际难题中锤炼技能。
“比赛项目就是产业痛点,训练过程就是岗位实战。我们不是在‘造奖牌’,而是在‘造人才’。”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安妍强调,“此次,参赛学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摘取金奖,正印证了我们的教学理念。”
此外,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还坚持大力推行“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融合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院育人水平逐步提升。2024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通过自治区高职优质校验收,目前正在积极申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
随着职业教育布局调整的推进,伊犁州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专业布局日趋合理,内涵建设日渐提升。5年间,伊犁州围绕重点产业新增中高职专业79个,撤销变更专业40个,建成多个自治区级骨干专业群和品牌专业,毕业生质量持续提升。伊犁州近3年来中职生升学率保持在69%左右,近5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良好局面。(记者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