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畜牧解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沃野绘新景乡村幸福来”系列报道之十
9月3日,位于伊宁市的新疆西牧源食品有限公司牛羊肉旗舰店,市民何新正在选购羊肉,“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标签,就能查到这块羊肉来自哪个县市的羊,在哪儿屠宰,这样的肉吃起来更放心!”
图为电脑屏幕上的伊犁州畜牧业大数据平台数据菜单。
这样的牛羊肉溯源数据,出自伊犁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伊犁州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当日,记者从该平台大屏幕上看到,大数据平台掌握了伊犁州各类牲畜种群数据,可随意调取每一个养殖户的养殖存栏情况、每一头牲畜的防疫记录。
“不论是兽医在牧场里录入的免疫信息,还是在屠宰环节上传的检验数据,都能在平台上清清楚楚地看到,真正让精准检疫成为实实在在的效率。”伊犁州动物卫生监督所调研员努尔夏提·奴尔旦别克说,平台能实时监控所有防疫、检疫信息,从牛羊出生到出栏,全程可追溯。每天调往全国各地的畜产品数量、去向都能看到,哪有异常能及时预警,为畜产品安全加上了“双保险”。
从牛羊出生时的“数字建档”到养殖户“指尖办检疫证”,再到市民扫码查追溯,数字化就像一条纽带,把养殖户、检疫申报点、屠宰场、市场串成了一条“安全链”。如今,伊犁州151个动物检疫申报点、470名官方兽医联动,无纸化防疫、电子出证全覆盖,不仅让畜产品更安全,更让农牧民增收有底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数字动能。
图为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外景。
近日,记者来到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阿勒推村,北疆片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就坐落在这里。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630亩,可同时容纳2.5万头(只)活畜交易,每周交易量超2万头(只),交易额超2亿元。在无纸化检验检疫系统落地之前,这里的牛羊交易量只有如今的一半。
每逢周一、三、五,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牛羊从该市场进入销售环节。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养殖户马博操作手机上的“动物检疫监管系统”APP,仅用10分钟,便拿到了跨省运输的电子检疫证。马博坦言,这样便捷的审验流程体验感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家里有几百头(只)牲畜,在无纸化检验检疫系统推广以前,要同时买卖那么多牛羊是很困难的。我已经入行六七年了,以前买卖牛羊,使用纸质版检疫证,经常丢,现在用手机操作系统,10分钟就能解决,省时省力。”
图为正在手机上操作的“动物检疫监管系统”APP页面。
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动物检疫申报点负责人阿西克·吾卡斯的介绍:“自从使用了无纸化检验检疫系统后,老百姓更方便了:原来是纸质版检疫证,老百姓需要到我们单位办证,还必须妥善保管。现在用手机就能申报,我们通过系统收到申请,只要手续齐全,审核通过后就可以进入买卖环节。“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磊告诉记者,“告别”了纸质版检疫证,市场流通牲畜检疫查验的效率明显提升,老百姓也特别满意,现在市场的交易数量也得以成倍增长。
记者采访时,恰逢阿勒推村开展秋季防疫工作:在村民图尔汗·夏马洪家中,防疫人员吐鲁洪娜依·古力旦和同事正在对他家的存栏牛只注射疫苗,吐鲁洪娜依用手机扫描和输入每头牛的耳标,就能读取牛只的健康档案与前期防疫记录,确认所有牛只的健康状况,整个流程高效顺畅。
吐鲁洪娜依介绍:“今天打的是牛结节病等疫苗,通过‘动物检疫监管系统’APP精准核实,疫苗需要打几针。”
给图尔汗家中的牛打完疫苗后,扫描耳标得来的数据清晰地显示在吐鲁洪娜依的手机上,“一共76头牛,每头打了几针疫苗都能记录下来。76头牛中有10头是怀孕的生产母牛……”吐鲁洪娜依说,以前这些信息都靠手写记录,可能会出现误差、错误,对之后的生产、销售、屠宰环节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就清楚很多,全村4000多头牛,20天之内就能完成秋季防疫工作,产生误差、错误的情况非常少。”
从“纸质台账”到“指尖办证”,从“经验养殖”到“数字监管”,“智慧畜牧”让每一头牛都有了“身份证”。
图为新疆西牧源食品有限公司动检工作人员核验入厂牲畜信息。
在位于伊宁县的新疆西牧源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车间,工作人员对刚进厂的牲畜扫描耳标,并通过检疫编号中的信息确认牛的防疫情况。检疫员阿布都热西提·吾甫尔告诉记者,当日共有12头牛运抵车间,耳标上有这批牛的出生、检疫等信息,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新疆西牧源食品有限公司是新疆托乎拉苏牧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2025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伊犁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动物集中屠宰、鲜销、预冷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该公司年产牛肉产品3000余吨、羊肉产品300余吨,预制调理、副产品200余吨。
“每一份产品都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该公司总经理朱廷新向记者展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的溯源码能完整呈现牛羊从入厂检疫、屠宰、分割到出厂时间、合格证开具的全流程信息,真正实现全程可追溯。
过去,新疆西牧源食品有限公司长期采用传统手工检验检疫模式,“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朱廷新坦言。如今,随着“动物检疫监管系统”APP的应用,企业效率大幅提升。目前,该公司严格执行动物检疫规范流程:无电子检疫证、耳标信息不全的牛羊严禁进场;宰前检疫、同步检疫等关键环节均通过系统实时记录,合格产品方可佩戴检疫卡环进入市场。“通过电子信息录入,每批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信息都清晰可查,既保障了畜产品安全,也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朱廷新说。
图为牲畜佩戴的数字“畜生”耳标。
记者了解到,伊犁州直2025年上半年主要牲畜存栏765.4万头,猪牛羊禽肉产量11.64万吨,畜牧业产值86.6亿元,同比增长4.7%。
如何与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让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更足?在畜牧产业中奋力“淘金”的伊犁人给出了答案。努尔夏提·奴尔旦别克告诉记者,为不断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伊犁州2020年已建成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平台共有无纸化防疫、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牲畜品种改良三个子系统,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填表建档、汇总统计、分析上报”模式向“实时录入、实时分析、实时监管”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转变,实现动物从养殖到产品各个环节数据整合,畜产品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全程可追溯,为政府及涉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和产业指导。(记者何荣陈天金李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