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伊犁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守牢生态底线的同时,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发挥生态价值,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青山绿水间追逐“诗与远方”,构建起共建共融共享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走进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草原风光秀美、森林茂密,独特的木构建筑群与浓郁的民俗风情交织,吸引众多游客观光度假。琼库什台村在推进“生态+旅游”过程中,坚持保留村落的原始生态风貌,通过精心设计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从“走马观花看草原”变为“深度参与品文化”,形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新路径。
重庆游客段丹丹说:“这里的景色很漂亮,我还在这里感受到了当地的人文风情。”
当地一民宿负责人林琳介绍,游客可进入牧民家中挤牛奶、抱小羊,听牧民弹奏冬不拉、喝奶茶,参与打馕、制作酥油,“游客朋友们非常喜欢。”
在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这得益于当地加大对天然林区、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让生态红利切实惠及于民。
甘肃游客杨舒涵游览库尔德宁景区后表示:“这里有山、有树、有水,还有马、牛、羊,风景很漂亮。”
此外,巩留县还通过“退塘还湿”等措施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巩留镇湿地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旺盛,成为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在塔城地区额敏县,生态补水让额敏河重焕生机,吸引天鹅栖息,成为当地旅游的亮丽名片。游客王静怡感慨:“额敏县生态环境很优美,水面清澈,周边绿植环绕,让人流连忘返。”
当地政府沿额敏河岸打造水陆共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样化旅游项目,让周边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伊犁州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通过争取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推动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重大工程落地实施。目前,伊犁州直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数量居全疆首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扮靓了家园,更带动了文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记者阿丽特娜依通讯员迪毛木拉提高甜苏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