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3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塔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深入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县,开展小麦实收测产。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察布查尔县10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亩平均产量590公斤,比州直小麦平均单产水平高出131公斤,实现大面积提单产。
图为专家组合影。
根据《自治区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高产创建单产抽测验收方法(试行)》,伊犁州农技人员先行自测,抽取300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选择3个样方测产,记载产量要素。专家组在听取伊犁州理论自测的基础上,实地查看,随机选点,进行实收测产,实际抽测30块地,合计实收面积1939.7亩,合计实收鲜重1124.92吨。使用PM8188—A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人工测定杂质,平均杂质率0.42%,平均籽粒含水率11.12%。按照国家标准13%含水率折算,平均亩产590公斤。察布查尔县1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分布在爱新色里镇、堆齐牛录乡、种羊场、孙扎齐牛录镇、察布查尔镇、纳达齐牛录乡、扎库齐牛录乡、良繁场、米粮泉乡、绰霍尔镇10个乡镇场,涉及农户1315户、共106558亩。重点推广主茎成穗、高密度种植、干播湿出、精准化控、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高产栽培技术,是今年新疆开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典型示范之一。
图为专家现场指导测产。
今年以来,伊犁州深入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坚持州县乡村四级领导包联高产创建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一师两员”到田、进场、入园“比学赶超”行动,403名领导包联小麦高产示范田1185块、37.77万亩,引进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新疆农科院研究员李建疆团队,联合开展高产科技攻关,集成推广精细整地、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导航播种、缩行增密、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无人机植保等关键技术。同时,大力推进以节水滴灌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做好小田变大田、旱田改滴灌、引水上山等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44.45万亩;继续对小麦种子进行补贴,已累计发放小麦补贴资金5036.01万元,加快新老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和大面积单产提升。(记者黄静通讯员吴扎拉·叶勤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