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们将加工好的血米、长粒香、稻花香、血米茶、胚芽米等产品装箱,为全疆15家直营店备货。“通过‘头雁’培育,我开阔了眼界,在产品的创新方面找到了思路,在电商运营上更加精准。目前,除直营店外,我们在全国有131家加盟店。2024年,企业年销售量6000余吨,年产值1900余万元。”察布查尔县新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疆磊说。
图为丁疆磊团队正在进行直播带货。
“头雁”项目是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中实施的项目,旨在培养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用5年时间建成一支初具规模的“头雁”队伍,并辐射带动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近年来,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农业强州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依托新疆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3所培育机构,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头雁”项目,一支226人的“头雁”方阵已然成形,如群星般分散在伊犁大地,培育总数位居全疆第一。
据统计,仅2024年培育的87名“头雁”学员联农带农户数就达1.31万户,获得专利申请11项,科技奖励或荣誉38项,产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7个,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认证10个,伊犁州直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为有了“头雁”的领航,其事业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1997年出生的丁疆磊,是2022年伊犁州培育的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代表,他在新疆农业大学进行了15天的线下培训。学习期间,专家、老师们针对电商、运营、品牌推广、种植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授课,他更加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所需及“头雁带动、雁阵齐飞”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到推进稻米种植、加工与销售一体化产业中,通过1.5万亩签约订单助力155户520名农民增收,每亩增收约550元,同时带动2300余人就业。他创新开发8大品类、43款系列包装大米,产品畅销国内多地并出口美国。
伊宁县义腾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红英目前在读博士,于2023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进行了“头雁”培训,其合作社共流转土地5000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辣椒、草莓等,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助农成效。
参加完“头雁”培育后,马红英积极推动新疆头雁校友会成立,以期寻求各地“头雁”合力发展。近期,她还积极联系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伊宁县土地现有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草莓品种和形成规模等问题,计划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推动大田草莓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州农业农村局科技处处长王建锋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头雁’发挥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示范引领作用,伊犁州新一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报名工作已经开始,计划培育102人。”(记者杜磊韩莎莎通讯员郭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