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此,记者专访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杨秀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杨秀理说,“十四五”以来,伊犁州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口岸效能提升、产业集群培育等举措,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地位,积极构筑起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数字赋能为驱动、以多元市场为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024年,伊犁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32.5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2倍,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北首个“国际卫生陆港”,中哈合作中心客流量、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通行中欧班列屡创新高。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正在焕发勃勃生机。(摄于2025年7月)吴志恒摄
“十五五”期间,伊犁州将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口岸等优势,围绕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加快推进伊犁产业协作园区建设,完善落实开放平台协同发展机制,积极建设“智慧口岸”,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和地方务实合作,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枢纽经济转变。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伊犁伊宁国际机场迁建、精伊霍铁路扩能改造、伊宁—阿克苏铁路和温宿—昭苏公路等项目建设,构建横跨南北疆、贯通欧亚的开放型“大交通”格局,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在政策和机遇双重推动下,“十四五”期间,伊犁州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400余个,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现代煤化工、绿色矿业、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伊泰100万吨煤制油、庆华二期40亿立方米煤制气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越传统火电与水电总和,煤制气产能占到全国的45%,抗生素中间体、甜菊糖苷等核心产品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繁忙的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换装场(航拍图,摄于2025年7月)。吴志恒摄
杨秀理介绍,这些成就为“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伊犁州将深刻把握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深入推进农业强州、工业富州、文旅兴州建设,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推动石油石化、煤炭煤电煤化工、矿业、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生物制造、新型储能、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文旅、黄金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产业链)和外贸平台,着力构建体现伊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能源资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韧性。以把伊宁市打造成为全疆副中心城市和高能级百万人口城市为牵引,深入推进伊宁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深化“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健全兵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建设具有伊犁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伊犁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这个伊犁最大的底色和特色更加鲜明。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杨秀理表示,伊犁州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新疆“五大战略定位”,扎实做好“十五五”各项工作,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伊犁实践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作出更大贡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宋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