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犁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挖潜增效、升级转型”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项目落地为关键抓手,以科研平台为重要载体,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州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截至目前,伊犁州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40余家,实现历史性突破,勾勒出一幅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
近些年,伊犁州紧紧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一对一”精准辅导和梯度培育。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壮大,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强的科创型企业脱颖而出。
今年7月,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凭借其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突破,成功试制出新一代智能气吸式精量免耕播种机。该产品集成了智能监控、气吸式精量排种、免耕清草等多种先进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播种中存在的播量不准、伤种率高、土壤风蚀等问题,可显著提高播种精度、出苗率和作业效率。目前,首批产品已进入最后的组装与性能试验阶段,即将正式推向市场。
在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对最新一批生产的播种机开展检测工作。
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姬小林介绍,这款新产品将极大节约农民的生产成本和人工费用。北斗导航更加精准,正在生产的播种机有200多台,其中12台将发往俄罗斯,其他的发往哈萨克斯坦。
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于伊犁河谷,集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机制造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科技赋能农业,智慧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新疆乃至全国广大农田提供先进、高效、可靠的农机装备。多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仅组建了由资深工程师和农业技术专家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还积极与疆内外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与经验积累,该公司在精量播种、免耕作业等关键领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并成功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融入传统农机,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峰介绍:“公司前三季度生产良好,销售两旺,已完成1000多万元的产值,第四季度将抓紧研发智能播种机新产品。目前,我们与两家企业分别在伊宁园区和阿拉木图成立了公司,实现产能扩增。今年公司预计产值在3000万元到4000万元,比往年增加两倍。”
近几年,霍尔果斯市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优势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深化技术迭代。10月15日,在新疆中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熟练地操纵着机器,精准地完成激光切割、钣金焊接、喷漆等工艺,确保产品以最优状态送达客户手中。
新疆中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厂长雷贵林介绍,今年公司已接到来自中亚五国10万樘钢制门的订单,前三季度销售额达3000万元。四季度,他们将全力以赴抓紧采购原材料,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产值突破5000万元。
新疆中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新疆中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室内5.7厘米入户门、5.7厘米前钢后木门、7.5厘米前木后木门,拥有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
“我们选择霍尔果斯就是选择了未来。这里地理优势非常明显,中亚五国的车辆可以到厂里装货,产品5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在霍尔果斯,我们还享受到‘五免五减’政策以及水电和招工用工方面的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提升公司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行业竞争力。”雷贵林说。
近年来,霍尔果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融合。截至目前,霍尔果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
据了解,2022年以来,伊犁州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壮大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2年的94家增长到目前的34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从2022年的141家增长到目前的280余家,为伊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记者 赵晓芳 来迪娜 通讯员 冯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