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伊犁州坚持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健全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从水电气暖路网的“强筋骨”基础改造,到加装电梯、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高颜值”升级,让众多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段时间,伊宁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银城家苑、上海城徐汇苑、世纪嘉苑二期3个小区正经历一场“旧貌换新颜”的升级蜕变。10月17日,记者走进世纪嘉苑二期小区改造现场,只见工程机械轰鸣运转,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外墙保温层铺设和楼体粉刷作业,部分楼栋已换上新装,小区主干道的路基平整工作初见成效。据悉,此次改造不仅涵盖楼体保温防水、管线规整、道路硬化等基础类项目,还将根据居民意愿增设活动及健身区域,更好地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伊宁市世纪嘉苑二期小区施工现场负责人董树平介绍:“该工程于8月5日启动,涉及暖气改造10500米、外墙改造17000平方米、屋面改造63000平方米、排水管道15000米,重点推进排水、暖气、电力等管网改造以及景观广场等公共设施升级。目前,我们已完成排水主管网建设,暖气改造完成1200米,屋面改造完成4万余平方米,如今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和排水出户施工。整体项目将于2026年12月30日全面竣工。”
看到施工队正紧锣密鼓地作业,伊宁市世纪嘉苑二期小区居民罗菊桂难掩欣喜:“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正逐步解决,我们都积极配合施工,盼着小区早点旧貌换新颜。”
罗菊桂说:“我在这个小区居住已有20多年了,以前家里下水管网老化,积水常倒灌到地下室,屋面和窗台还漏风。今年小区改造后,效果已开始显现,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为确保改造贴合居民需求,伊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前期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居民家走访调研,针对停车位不足、楼道墙皮脱落、绿化缺失等“急难愁盼”问题专门制定改造方案。方案不仅涵盖基础设施更新,还包括休闲健身区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规划、花草树木补种等公共空间优化,全方位提升小区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据了解,伊宁市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银城家苑、上海城徐汇苑、世纪嘉苑二期3个小区,共103栋楼,惠及3725户居民。目前,这三个小区已于8月底进场施工,完成产值3800万元。自2021年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伊宁市已累计完成462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442栋楼,惠及居民43946户。
老旧小区环境是社会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既关系群众生活质量,也关乎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伊宁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办干部白雪涛表示:“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今年伊宁市实施改造的3个小区将逐步告别‘老破旧’,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伊犁州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改造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将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纳入方案;改造中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改造后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小区治理从“靠社区管”向“居民自治+专业服务”转变。改造的内容不仅聚焦“面子”更新,更注重“里子”升级。除基础类的水电气暖路网改造、外观美化外,许多小区还结合实际推进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如加装电梯、增设充电桩、建设社区养老托幼设施、配套便民市场等,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一栋栋老楼换上新装,一条条小巷畅通整洁,一片片空地变身休闲乐园……伊犁州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更“改”出了居民新生活,凝聚了邻里温情,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已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暖心桥”。
据伊犁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统计,2019—2024年,伊犁州直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75个,惠及居民12.2万户42万余人。其中,累计改造各类老旧管网49.7万米,铺设518个小区道路96万平方米;新增397个小区配电箱和路灯,保障电力供应与夜间照明;新增地上停车位1.2万个、充电桩1551个;新增绿地7万平方米、文化体育健身设施176处;新增养老、托育、便民超市等社区服务设施283个。(记者 赵晓芳 来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