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犁州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一项项贴心的民生政策、一条条务实的惠民举措,让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乡村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更是让农民端稳“饭碗”、鼓起“钱袋子”的关键抓手。伊犁州直各地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将产业发展与民生需求深度链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兴产业、富民生”之路。
10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阔洪奇乡阿尔墩村的新疆估萨兰纺织品有限公司纺织服装生产厂,员工们正坐在缝纫机前赶制订单,压线、锁边、缝制、熨烫等工序在她们娴熟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厂长阿丽米热·木鲁提介绍,服装厂开办一年来,已为30余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针对周边偏远村有就业意向却因距离问题无法来厂里工作的家庭妇女,服装厂还提供了居家就业机会,免费为她们置办机器和原料,并定期上门收货。
再热娜木·阿布力提甫曾是阿尔墩村一名家庭妇女,去年,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她来到服装厂从零基础开始学起,如今,她已成了厂里的骨干员工。在学到一门技术的同时,她也让自己的家庭条件得以改善。
“以前只能在家里干干家务,现在每天和姐妹们在厂里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技术也一天比一天好,我会在这好好干下去的。”再热娜木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阿尔墩村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着手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多方跑办引进了小微企业,带动辖区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让各族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阿尔墩村党支部书记马辉说。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州直各县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持续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近日,新源县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新源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组建评残服务队,深入辖区各村(社区)开展残疾人证免费入户鉴定服务,为52名行动不便的群众送上贴心便利的服务。
那拉提镇那拉提社区居民梁永超对此赞不绝口,他说:“老伴瘫痪已十多年了,出门非常不便,去县上换残疾人证有困难。今天他们亲自上门服务,耐心讲解了家庭康复锻炼方法,还开了中药处方,真的很感谢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伊犁州将始终锚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坐标,以产业发展筑牢民生根基,以社会事业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记者 卡米拉 永旭峰 通讯员 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