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伊犁河谷共赴一场团结奋进的时代之约
九月的伊犁河谷,伊犁河边,阳光如金箔般洒落,将无垠的麦浪镀上一层璀璨的光晕。我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翻滚的金色海洋,耳边似乎还回荡着阅兵式上那激昂的铿锵余韵。这片丝路明珠,此刻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在秋日的画卷中铺展新篇——伊犁河三桥即将通车的彩旗招展、重点项目的机械轰鸣、新增铁路的长鸣、黄金产业的崛起蓝图,交织成一曲热烈而昂扬的秋日交响,让人不由得心中涌起丰收的喜悦与奋进的豪情。
钢铁动脉的贯通,是文明对话的序章,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发展的力量。跨越伊犁河两岸的大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数量增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具有基本的通行功能,也成了人们拍照打卡的网红地,夕照伊犁有了更多的拍法,大桥横跨伊犁河,在晨曦中如长虹卧波,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打通了区域协同发展的血脉。我曾无数次思考,这些大桥在如何改变两岸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最切身的感受。如今,站在桥上,看着桥西的工业园区塔吊林立,桥东的街区车水马龙,仿佛看到了物质与文化的双重丰盈在此交融。当第一辆满载薰衣草精油的卡车驶过,女司机唱着欢快的歌曲,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这座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民族团结的温暖象征,它让我们的心与这片土地贴得更近。
土地的馈赠与科技的诗篇,在麦田里谱写新篇章,也让我们对农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秋风拂过,万亩麦浪翻滚如金色海洋,收割机划过的轨迹宛如大地的五线谱。本周,经过实收测产,特克斯县、昭苏县的百亩、千亩、万亩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里,两地春小麦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实现产量突破,多项单产指标刷新伊犁州历史纪录。这是“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无人机巡田、智能灌溉、卫星遥感监测,这些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见过的场景,如今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变为现实。
速度与温度交织的发展乐章在钢铁动脉上延伸,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乌鲁木齐至伊宁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火车“一站直达”。我曾多次乘坐这趟列车,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此同时,那拉提景区的星空帐篷、霍城的薰衣草深加工产业园,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本,探索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
我深知,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时代的推动和每个人的努力,它们让我更加坚信,未来的伊犁会更加美好。
青春的力量与时代的使命在奋斗中同频共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校园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如春风化雨,用教育的星火点燃了民族团结的火炬。我曾参加过一些这样的活动,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坚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千里之外的西安,伊犁小伙拜合拉木·阿卜杜外力在绿茵场上破门得分,他的奔跑身影是伊犁青年逐梦的缩影。从课堂到赛场,从实验室到车间,青春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迸发——他们都以无畏的姿态在时代赛道上书写传奇。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
这个季节的伊宁市街头开满了百日草,这种从来不挑生长环境的植物,亦草亦花,像草一样生长,像花一样绽放,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站在九月的肩头回望,伊犁河谷的秋日图景里,既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喜悦,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豪情。伊犁河大桥的灯光与麦田的星辉交相辉映,铁路的汽笛与校园的书声同频共振,这是时代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坚定足音。每一粒种子的萌发、每一座桥梁的架设、每一次进球的欢呼,都是对“团结奋进”最生动的诠释。
秋日的伊犁河谷,正以丰收为墨、以奋进为笔,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美诗篇。我们这些在此工作、生活的人们都愿意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这幅画卷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当历史的机遇与现实的奋斗在此交汇,我听见的不仅是秋日的交响,更是一个民族在复兴路上的铿锵步伐。这步伐,坚定而有力,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蔡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