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伊犁州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加快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健康惠民工程,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优质资源下沉让群众“少跑腿”
看病不用出远门,挂号不用排长龙,家门口就能看名医,这是基层群众理想中的就医场景。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的场景逐渐成为现实。“2015年,我成为基层医疗帮扶队伍中的一员,从伊宁县中医医院坐诊、查房到昭苏县中医医院挂职,再到尼勒克县中医医院‘传帮带’,我深刻体会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群众带来的便利,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伊犁州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唐娟说。去年,唐娟和州中医医院其他几个科室的专家一起来到尼勒克县中医医院,积极投身基层医疗帮扶,从内分泌、呼吸、高血压到全科全方位指导,频繁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下乡义诊等。在专家的带动下,科室医务人员能力显著提升,门诊就诊量从刚开始时的十几人到几十人,再到提前预约,优质医疗资源让更多患者愿意就近就医。今年,伊犁州卫健委持续推进州级三级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第一季度,州友谊医院、州新华医院、州中医医院分别对口帮扶州直各县市医院,共选派46名有管理经验的临床科室业务骨干担任副职院领导或科主任,深入基层开展医疗帮扶服务。
医共体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如何让乡镇居民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伊犁州直卫生健康系统通过在试点县域打造医共体、在州级推进医联体的模式,实现了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责任、发展、技术、利益的“一家人”,提升基层诊疗水平,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新源县新源镇居民赛力克·苏勒患肺心病已有十几年,过去他都到县级或更好的医院看病住院,如今他在镇卫生院接受治疗,享受的是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州直紧密型医共体增加到16个(含5家中医医院),县域优质高效服务体系逐步成型。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牵头医院进一步提高了专科能力,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93项,县域内就诊率由2020年的70.74%提升到2022年的92.52%,分级诊疗基础更加扎实。
暖心“医”靠在基层
“这几年,党的好政策往基层倾斜,村卫生室条件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又添了两台医疗设备,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阿热买里村村医何亚红高兴地用新进的设备为前来就医的村民做理疗。近年来,伊犁州全面改善村(社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
为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老年、慢性病群体的需求,州直卫生健康系统全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不仅开展定期巡诊,还对签约的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不限次数的上门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帮扶机制,做好重点慢性病、残疾病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签约群众实行在村(社区)就诊后,逐级转诊的可按乡级卫生院的住院比例报销等惠民政策,大大提升了基层群众对家庭医生以及村(社区)卫生院的认可度、满意度。
如今,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硬核”,高配置提升了基层群众“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类医疗服务很周到、贴心,为我们看病就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伊宁市民米合热亚·艾赛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