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记者从伊犁黑蜂(蜂业)保护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伊犁州积极推动蜂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持续的技术引进、示范与推广,不仅显著提高了蜂产品产量与品质,更有力带动了广大蜂农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蜂”动力。
“今年以来,伊犁州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蜂产业技术团队,在自治区蜂业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并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了多箱体成熟蜜生产技术示范及推广,实现了蜂蜜优质高产。同时推广机械化蜂王浆生产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量,助力蜂农持续增收。”伊犁黑蜂(蜂业)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杨佳林说。
截至9月底,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别迭村蜂农李向宾的蜂场已发展成熟蜜蜂群220箱,其中利用多继箱生产成熟蜜150箱,平均单产41.6公斤/箱,较2024年的35公斤/箱增产18.86%。
李向宾说:“近年来,伊犁州大力推广多箱体成熟蜜生产,技术非常好,我们的蜂蜜产量和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伊犁黑蜂(蜂业)保护管理办公室积极组织伊犁州直各县(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成熟蜂蜜产量测定技术规范》要求,对全州50家定地多箱体成熟蜜蜂场开展测产,测产结果喜人。初步统计显示,今年伊犁州直蜂蜜产量达到6100吨,较去年增产11.8%。伊犁州开展的多箱体成熟蜜生产技术示范及推广,不仅实现了自身蜂蜜品质大幅提升,还成为了蜂产业发展的标杆之一。今年8月,全国农业行业标准《成熟蜂蜜》宣贯会在尼勒克县召开,全国蜂业生产企业和专家共120余人参加会议并观摩了多箱体成熟蜜生产基地,伊犁州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获得了广泛认可。
此外,在机械化蜂王浆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伊犁州也迈出了向科技要产量的坚实一步。近年来,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立足产业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多维度发力推动蜂王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蜂蜜生产为主向“蜂蜜+蜂王浆”双轮驱动的转型升级,为蜂农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初步统计,今年伊犁州直蜂王浆产量达100吨,较去年增产17.6%。
巩留县库尔德宁镇库列村蜂农李典从事养蜂业近20年,通过引进和示范机械化蜂王浆生产技术,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李典说:“以前,我们家蜂王浆的产量一年也就30公斤左右。今年,我们家300箱蜂王浆生产蜂群共产蜂王浆210公斤,在相同人工投入条件下,较去年的蜂王浆产量增长7倍。”
图为李典在操作智能化移虫机。杜磊摄
杨佳林介绍,今年以来,伊犁黑蜂(蜂业)保护管理办公室指导新疆塞外本草蜂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2000万元,推动开发植物提取物、蜂蜜和水混合产品,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水处理车间、原料储存仓库、产品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推动蜂产品从传统加工向特色化、多元化转型,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蜂农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记者杜磊韩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