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5日,由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申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新疆农业大学、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成测产专家组,对霍城县惠远镇央布拉克村6区130亩春播大豆百亩示范田和伊宁县喀什镇其巴尔吐别克村(新疆天山花海农旅集团有限公司)1060亩千亩示范方进行现场实收测产验收,十亩方实测产量每亩达459.32公斤,创2025年自治区大豆单产最高纪录。
专家组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要求,采用联合收割机,分别对十亩方(取3.33亩样方)、百亩方(取24.05亩样方)和千亩方(取171.85亩样方)进行实收测产,十亩方实测产量每亩达459.32公斤,创2025年自治区大豆单产最高纪录;百亩方攻关田产量为每亩406.87公斤,较2024年单产提高50公斤以上,千亩方产量为每亩360.04公斤,较2024年单产增加30公斤,分别创2025年自治区百亩、千亩示范方最好成绩。这一成绩标志着伊犁州直大豆大面积单产首次突破360公斤大关,创下当地大豆生产新纪录。
今年以来,伊犁州通过选用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26号”和“新振豆1号”,集成应用“25+50”精量密植播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和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充分挖掘提升大豆产能的巨大潜力,成为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伊犁农业生产应用中的成功典范。
新疆天山花海农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世昌说:“我们今年种植了大豆新品种,大豆的大面积单产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测产专家组组长、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章建新表示:“伊犁河谷是全疆主要粮食产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农作物单产提升潜力巨大。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了河谷地区的生产潜能。希望该项技术进一步优化完善后,能为全国大豆单产提升发挥示范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