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伊宁县英塔木镇的制种玉米地里,两辆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其间,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挺立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吞入收割机“腹”中,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英塔木镇包尔齐村种植大户张盛杰种植制种玉米已经3年了,和制种企业签订的订单式种植协议,让他不愁销路。“我今年种植制种玉米1000多亩,与新疆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这两天玉米正在收割,预测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明年我将继续扩大面积,争取再来个大丰收。”张盛杰说。
在伊宁县现代产业园新疆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制种玉米果穗经过筛选、分级后被送上流水线,进行烘干、脱粒。
图为工人对制种玉米果穗进行筛选。杜磊摄
公司副总蔡建兵说:“伊犁州水肥条件好,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机械化耕种程度高,生产的玉米种子品质、活力居全国前列。我们有信心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新疆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制种玉米生产面积1.5万亩,主要分布在伊宁县的温亚尔镇、愉群翁回族乡、英塔木镇等。目前,公司建有2条果穗烘干线,年处理能力4万吨。还有1条种子精选加工线,4台全自动包装机,成品包装日处理能力150吨,仓储量可达13000吨。
“今年我们生产种子以登海系列为主,大部分销往新疆本地,年销量在2000吨到3000吨。登海种业自2023年建厂以来,在当地形成了一个2.5万亩到3万亩的稳定制种生产基地,主要合作对象是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进行种子生产。”蔡建兵说。
为吸引制种企业入驻,伊宁县建设了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还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使得中种集团新疆种业有限公司、新疆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创锦河谷种业等9家公司相继落户产业园,总投资达6.9亿元,年种子加工量20余万吨,年产值突破17亿元。
伊宁县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科科长陈英介绍,今年伊宁县的制种总面积达到31万亩。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伊宁县投入6000万元建设了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在伊犁州制种的疆内外企业已有157家,同时还引进了智慧农业服务、玉米芯及其他制种废弃物加工等服务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推动种业产业延链成网。
当前,伊犁州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伊犁州建成霍城县国家级科技园区、巩留县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伊犁农科所自治区种质资源库、察布查尔县自治区级制种大县等,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级项目资金投入,为种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得到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品种区域试验站、生物育制种基地、产学研基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基地等,为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推广提供重要支撑。